-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个别用户发表侮辱英雄烈士的言论,诋毁英烈形象,破坏社会风气,最终被依法惩处。热点观察侮辱英雄烈士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树立法治观念6.1
目录总议题:分议题1:分议题2:如何从英雄烈士名誉保护中明晰法治观念?寻对策·如何守护英雄尊严与社会法治?思原因·为何有人屡触法律红线?
1.?政治认同:认识到法治对国家发展、人民权利保障的重要意义,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同。2.?法治观念: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明确树立法治观念的原因,掌握树立法治观念的方法,能够在生活中敬畏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3.?责任意识:认识到树立法治观念是公民的责任,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主动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4.?人格健全:在面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和道德困境时,能够以法治思维理性分析和解决,培养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的思维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3.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2.法治意识的含义?4.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
法律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活动一:案例分析:2025年2月24日凌晨,两名17岁男子唐某、吴某在上海海底捞门店包间内,醉酒后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对二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9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法院一审判决唐某、吴某及其父母赔偿海底捞220万元,并责令公开致歉。《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思考:1.回忆所学知识,这个案件涉及到哪些法律?2.这个案例给你哪些警示?
(1)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笔记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P46
情境A:2025年5月28日,山东烟台的游戏主播姚某在直播打游戏时,将邱少云和游戏人物的死亡场景扯到一起,语气轻佻。经人举报后,姚某因为害怕被发现和处罚选择到公安机关投案,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情境B:黄石市的小华曾因一念之差涉罪,在检察院和启航学校为期十个月的考察帮教中,他逐渐认识到规则与法律的重量。从最初需要督促才守纪律,到主动整理内务、帮助同学,甚至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承担繁重任务,坦言“这是我应该负起的责任”。思考:他们遵规守法的出发点有何不同?哪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具有法治观念?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
环节二守法不越线—拒绝帮信行为思考:生活中的这些违法行为是哪些因素造成的?给我们什么警示?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P47
“规则意识自检”在便签纸写下:“生活中,我是否有过‘明知某条规则(如校规、交规)存在,却觉得‘偶尔违反应该没关系’的想法?”“如果任由这种想法发展,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只有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47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国徽在哪,法庭就开在哪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法警张景赞告诉记者:每次到山里开庭,他会背着这个国徽走上几里山路,国徽背在肩上,倍感责任重大。山里没有固定法庭,开庭有时候在山涧边,有时候在竹林里,庭长李长志说,要想找到吕田法庭也很简单:“肩上的国徽在哪,法庭就在哪里”。【国徽=责任】他背的不只是国徽,更是国徽代表的法律权威,不敢轻慢。【国徽=法庭】他相信,不管开庭的地方是正规法庭,还是竹林山涧,只要有国徽在,就能给村民带来公平。你认为是什么支撑着这群最可爱的人内心执着的坚守?这给你什么启示?
3.如何树立法治观念?P47—49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a.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
b.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
c.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明显增强。中宣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形成的《2020年全国社会心态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