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结束一天的工作或社交,明明没干什么体力活,却感觉身心被掏空,只想瘫倒在床,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你可能会简单地归咎于“累了”,但这种“累”往往并非身体上的,而是一种深层的、情绪上的枯竭。这种状态,很可能就是“情绪耗竭”的典型表现。而它的一个重要源头,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极易忽视的——“情感劳动”。
一、认识“情感劳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情感劳动”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阿莉·霍克希尔德提出。它指的并不仅仅是服务行业要求的“微笑服务”,而是每个人为了符合社会规范或职业要求,管理或伪装自己真实情绪的努力。它与体力和脑力劳动并列,是第三种消耗我们的无形劳动。其核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情绪管理的艺术:5个科学方法让你成为情绪的主人.docx
- 告别情绪内耗:心理学家教你5步打造“高情商”大脑,实现情绪自由.docx
- “我快撑不住了”:现代人的情绪自救指南——5种科学方法,助你走出情绪泥潭.docx
- 决策心理学:5个技巧帮你做出更明智的人生选择.docx
- “社交恐惧”的根源与自救指南:从回避型依恋到沟通达人.docx
- 睡眠与心理健康:如何用科学睡眠提升情绪与认知能力.docx
- 深度解读“原生家庭”:如何打破代际创伤,重塑自我人生剧本.docx
- 从“社恐”到“社牛”?社会焦虑的认知行为自助指南.docx
- 社交焦虑的心理学解读:从自我意识到从容社交的转变之路.docx
- 你不是懒,只是累了——心理学视角下的“倦怠感”分析与能量修复方案.docx
- “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与“冒名顶替综合征”和解的心理学路径.docx
- 创伤后成长:如何在逆境中发现生命的新意义.docx
- 决策疲劳的救星:运用认知心理学,做出永不后悔的聪明选择.docx
- 幸福心理学:科学验证的10个提升幸福感的方法.docx
- 拥抱“高敏感”天赋:如何将你的细腻感知转化为独特优势.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