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词语,并根据语境解释括号里的词语含义。
yōuyǎ()之中,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此处指():文雅,有修养)
zhēnyáo()不同的声音,才能听到更广阔的世界。(此处指():探究,寻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钦佩不已粗制烂造美中不足
B.按步就班相形见绌惟恐不周走头无路
C.恪守不渝历历在目再接再励锐不可挡
D.莫衷一是气宇轩昂历史遗迹相安无恙
3.请将下列句子修改病句,只修改画线部分,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由于他刻苦努力,成绩提高很快,因此被评为“三好学生”。
4.请将“岁月如歌,生命如诗,我们都在用脚步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这句话仿写一句,要求句式相似,语意连贯。
5.古诗文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请用“虽然……但是……”或“即使……也……”分别造一个句子。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
(1)请概括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随父往市。见路有倾倒者,问父曰:“为何?”父曰:“是老翁发遣也。”儿还,立正之。客有问元方:“何以知老翁发遣?”元方曰:“视其辙乱,尘土飞扬。”(《世说新语·言语》)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4)儿还,立正之。(之:)
(5)视其辙乱,尘土飞扬。(辙:)
9.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甲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乙文中的陈元方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
11.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7题。
风雨中的长亭
故乡的黄昏总是来得很快,天色一暗,晚风便裹挟着细碎的尘埃,开始在城市里游荡。我站在老街口的长亭下,望着眼前这条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路,思绪也跟着飘散开来。
长亭,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在我的故乡却只是一个寻常的休憩处。它不像江南那般,常有文人墨客在此凭栏远眺,吟风弄月。这里的长亭,只是乡人歇脚、闲谈、甚至孩童追逐打闹的地方。然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它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记得小时候,我最怕的便是淋雨。雨点敲打在屋檐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极了母亲焦虑的叹息。每当这时,父亲总会牵着我的手,来到长亭里躲雨。长亭有很高的石柱,柱顶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即使雨势再大,也无法渗透进来。我们挤在长亭的一角,父亲会从带来的布袋里掏出两个热乎乎的馒头,递给我一个,自己啃着另一个。他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给我讲过去的故事,讲他年轻时如何闯荡,如何在风雨中坚持。雨声、父亲低沉的语调、热馒头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温暖的背景音。
长亭的柱子上,曾刻满了我们这些孩子的涂鸦。稚嫩的笔迹歪歪扭扭,画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动物,早已模糊不清。如今想来,那些涂鸦或许并不美观,却承载着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光。长亭的角落里,还有一块青苔斑驳的石碑,上面不知何时被刻上了“忠”字,笔画苍劲有力。我们曾围着这块石碑嬉戏,猜测着它的来历,感受着那份历史的厚重。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故乡。每次回乡,都会特意来到长亭。此时的长亭,依然在那里,只是石柱更加斑驳,青苔更加茂盛。偶尔有几个老人坐在长亭下闲谈,孩子们依旧在这里追逐嬉戏。只是,再也听不到父亲讲述那些风雨中的故事,也吃不到那热气腾腾的馒头了。
如今,我又一次站在长亭下,看雨点打在石板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晚风吹过,带来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气息。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那宽厚的背影,听到了他沉稳的话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