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缺钙、缺锌、缺铁……这年头,小孩子似乎没有什么不缺的。家长往往一见到自家的宝宝不出牙、食欲不佳、个子长不高、脸色不够红润,就开始担忧孩子是不是缺钙、缺锌、缺铁。近七成妈妈在没有给孩子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擅自给孩子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儿科专家指出,盲目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有害无益,摄入过多甚至可能导致中毒,影响宝宝健康。
诊断随意,用补充剂更随意
“目前,儿童补充微量元素现象十分混乱。”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专科主任刘喜红对记者说,首先一些基层的儿科医生、儿保医生没有严格根据临床指征来做诊断,随意给药,给一些不该补的孩子补了。
其次,许多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作祟,看到别人家孩子补这补那的,也把钙片、锌、铁剂等当作“万能药”,只要孩子出现胃口不好、爱哭闹、睡不好、头发黄、出牙慢,就会联系到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盲目给孩子补充。这其中最乱的要属于钙和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吃钙片!
实际上,诊断一个孩子到底是不是营养素缺乏,一定是要结合三个要点——
(1)病史、家族史、出生时的情况,以及目前的喂养和身体发育的状况;
(2)临床症状——家长描述出的孩子的表现,比如腹痛、晚上哭闹、出汗多等等,以及医生做的体格检查,比如医生看到孩子出现面色差、按压腹部发现患儿疼痛等;
(3)辅助检查,包括抽血查血常规、B超以及微量元素的检测。
刘喜红强调,诊断任何一个营养元素缺乏的病例,至少要具备以上三大原则,这样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诊断。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有些医生只看一眼孩子,随意问几句话,就得出缺这缺那的结论,可以说,这样的诊断是不严谨和不负责的。还有的医生,只给孩子做一个微量元素的检测,发现异常就下了“缺乏”的诊断,这也不妥。因为每一家医院的仪器、试剂、操作方法、标准都不统一,微量元素的检测实际上是处于一片混乱当中,所以单纯依靠这个检测也不能当作诊断的“金标准”。
还有更多的孩子是由家长自己“下诊断”的,家长自行购买补充剂,这更容易出现滥用。刘喜红强调,只要是孩子出生体重正常、胎龄正常,可以正常饮食,身体健康,就不需要额外补充微量元素。遗憾的是,目前大家对此一直处于一种错误的认识中。
食补比药补好,滥补有害无益
刘喜红说,只要孩子每天吃足够量的自然食物、饮食均衡,就能摄入必需的营养物质,满足身体的需要。
专家强调,医生和家长一定要谨慎对待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的问题,因为各种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是协调的、合理的,才能起到促进身体正常发育的状态,不然,某一种元素摄入过多,就会在体内“造反”,引起各种疾病,甚至中毒。比如当锌作为膳食补充剂达到每天60mg时,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代谢。而维生素D补充过量也会出现高钙血症、高尿钙症,钙沉着于软组织、肌肉无力、关节疼痛等。婴幼儿最容易出现维生素D中毒,有报道称,每天摄入超过50微克维生素D就会引起高维生素D血症。
刘喜红说,在临床上,发现一些孩子钙补充太多,小小年纪就出现动脉硬化,还出现了结石病,胆结石、肾结石等,让人吃惊又无奈。
铁剂补充多了也一样,也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刘主任指出,“铁剂多了,也会在体内干坏事,铁元素会攻击身体里的DNA,导致基因的突变引起感染和肿瘤发生。目前,这么多孩子患上白血病,会不会跟补充铁剂过多有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QA
Q1出牙迟就是缺钙?
陈女士的宝宝8个月了,却迟迟不见有乳牙萌出的迹象,而朋友家的孩子6个月就已经长出了小乳牙。“出牙迟,是不是缺钙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朋友这一句话让陈女士高度怀疑宝宝缺钙了,于是便去药店买了补钙的口服液。后来,陈女士带宝宝去医院做保健时,给宝宝抽血查了个微量元素,发现宝宝的血钙指标却很正常。医生说,孩子并不缺钙!
其实,有不少家长见到孩子长到8个月尚未出牙就着急,擅自给孩子增加鱼肝油和钙的剂量。用心虽好,但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孩子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出牙早的孩子生后4个月就有乳牙萌出,而出牙晚的却要到10个月时才萌出。如果孩子超过10个月尚未长出第一个乳牙,应考虑有无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缺乏等,同时也要看看是否有牙床畸形的可能,需要到医院拍个X光片查明。所以,家长发现宝宝出牙延迟时,应先到医院检查,而不是盲目地增加鱼肝油和钙片的剂量,以免事与愿违。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柯海劲说,判断宝宝是否缺钙,血钙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还得参照宝宝是否有出现缺钙的临床症状,抽血检查。必要时用超声波检查儿童桡骨和胫骨骨密质,或拍X片检查长骨骨骺的发育情况。
提醒:晒太阳少的孩子易缺钙
两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钙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