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审答辩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历年题库及答案解析
临床微生物技术作为医学检验的核心分支,其考核重点围绕病原体形态识别、检验技术原理、实验室质量控制及临床感染诊断等方向展开。以下通过典型历年考题及深度解析,系统梳理核心知识点与易错要点。
一、基础理论与检验技术选择题解析
1.革兰染色过程中,95%乙醇的作用是()
A.初染剂
B.媒染剂
C.脱色剂
D.复染剂
答案:C
解析:革兰染色步骤为结晶紫初染(A错误)→碘液媒染(B错误,碘液通过与结晶紫结合形成复合物增强染色)→95%乙醇脱色(C正确,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乙醇处理后脱水使孔隙缩小,结晶紫-碘复合物滞留;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薄,脂类含量高,乙醇溶解脂类后孔隙增大,复合物被洗脱)→沙黄复染(D错误,复染后革兰阴性菌呈红色)。本题易错点在于混淆媒染剂与脱色剂的作用,需结合细胞壁结构差异理解。
2.分离培养流感嗜血杆菌时,培养基中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
A.X因子(血红素)和V因子(NAD)
B.X因子(NAD)和V因子(血红素)
C.维生素B12和叶酸
D.半胱氨酸和葡萄糖
答案:A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为苛养菌,需X因子(血红素,提供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的辅基)和V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参与递氢)才能生长。巧克力培养基因加热破坏红细胞释放X、V因子,是其常用培养基。选项B颠倒X、V因子定义;C为部分肠道菌所需;D为支原体培养基添加成分。本题需牢记苛养菌的特殊营养需求。
3.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区分肠球菌与链球菌()
A.触酶试验
B.胆汁七叶苷试验
C.氧化酶试验
D.血浆凝固酶试验
答案:B
解析:肠球菌与链球菌均为革兰阳性球菌,触酶试验均阴性(A错误)。肠球菌能在40%胆汁中生长并分解七叶苷(产黑色沉淀),而链球菌(除D群链球菌外)不能(B正确)。氧化酶试验用于区分革兰阴性菌(C错误);血浆凝固酶试验是葡萄球菌属的鉴定指标(D错误)。本题核心是掌握链球菌属与肠球菌属的鉴别试验,胆汁七叶苷和6.5%NaCl生长试验为关键。
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分析案例题解析
案例1:患者男性,58岁,因“发热、咳嗽1周,加重伴胸痛2天”入院。体温39.2℃,WBC18.6×10?/L,中性粒细胞89%。痰涂片革兰染色见大量革兰阳性双球菌,呈矛头状,成对排列,周围有透明荚膜。痰培养显示血平板上形成α溶血、圆形、光滑、湿润的小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问题1:最可能的病原体是?需补充哪些鉴定试验?
问题2:该病原体的主要致病物质及耐药机制是什么?
问题3:若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中介,临床应如何调整治疗?
答案与解析
问题1:根据形态(革兰阳性矛头状双球菌、荚膜)、培养特征(血平板α溶血),初步考虑肺炎链球菌。需补充Optochin(乙基氢化羟基奎宁)敏感试验(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敏感,抑菌环>14mm;草绿色链球菌耐药)、胆汁溶菌试验(肺炎链球菌可被胆汁溶解,菌落消失)。
问题2:主要致病物质包括:①荚膜(抗吞噬,是主要毒力因子);②肺炎链球菌溶血素(破坏宿主细胞);③神经氨酸酶(促进黏附)。耐药机制以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基因突变为主,导致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下降,而非产生β-内酰胺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
问题3:青霉素中介(MIC0.12-1.0μg/mL)时,需根据感染部位调整:若为非脑膜炎感染(如肺炎),可通过提高青霉素剂量(大剂量静脉给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若为脑膜炎(需穿透血脑屏障),则需换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呼吸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必要时联合万古霉素。
案例2:某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7天,出现高热(39.8℃)、寒战,血培养(需氧瓶)24小时报阳,涂片见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问题1:可能的病原体有哪些?需进一步做哪些试验?
问题2:若该菌对苯唑西林耐药,需报告哪些关键信息?
问题3:针对该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实验室应如何协助临床判断是否为感染而非污染?
答案与解析
问题1: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首先考虑葡萄球菌属,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需做触酶试验(葡萄球菌属阳性,链球菌属阴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金葡菌阳性,凝阴葡菌阴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金葡菌阳性,用于区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问题2:苯唑西林耐药提示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需①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耐药;②需检测万古霉素MIC(警惕VRSA/VRE);③建议临床使用糖肽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