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最新高一历史宋元明清专题复习
一、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文化繁荣(960-1368年)
(一)政治格局:民族政权并立与中央集权强化
1.宋朝(960-1279年)
北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官僚机构臃肿、军队战斗力下降等问题。
南宋:1127年,靖康之变后,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南宋与金对峙,通过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每年送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偏安江南,但经济文化依然繁荣。
2.辽、西夏、金
辽:契丹族建立的政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西夏:党项族建立的政权,1038年,元昊称帝。西夏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职。
金: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金先后灭辽和北宋,与南宋对峙。金初期实行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对金的崛起和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
3.元朝(1271-1368年)
统一与疆域: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疆域空前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前代的三省,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此外,在边疆地区,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及澎湖列岛。
(二)经济:商业革命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农业
生产技术:宋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秧马等新农具,提高了插秧效率;还推广了占城稻等优良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主要表现为南方人口增多、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等。
2.手工业
纺织业:宋朝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在宋朝兴起,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代,出现了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瓷器制作精美,畅销国内外;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元朝烧出了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冶铁业:技术进一步发展,使用煤炭作燃料,提高了炉温,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
3.商业
城市商业:宋朝时期,城市商业繁荣,打破了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益州);商业税收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元朝时,大都(今北京)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国内外商旅云集。
海外贸易:宋朝和元朝都重视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朝的海外贸易范围广泛,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中国的瓷器、丝绸等商品大量出口。
(三)思想文化:理学兴起与科技文化辉煌
1.思想
理学:兴起于北宋,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和朱熹等。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理学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学:南宋陆九渊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明朝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心学,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强调内心的反省和自我觉醒。
2.文学
宋词:句子长短不等,便于抒发感情,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婉约派代表有柳永、李清照等,其词风委婉含蓄,多描写儿女情长和离愁别绪;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其词风豪迈奔放,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新诗歌形式,语言通俗,形式活泼;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其作品《窦娥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3.科技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