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A.鸦片战争的爆发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辛亥革命的爆发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句话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中国农民起义达到顶峰D.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探索

3.以下哪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4.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的是谁?

A.林则徐B.士农工商C.洪秀全D.石达开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外国势力的干涉D.战争策略的错误

6.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的战役是?

A.马尾海战B.黄海海战C.威海卫战役D.平壤战役

7.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A.加剧了民族危机B.促进了民族觉醒

C.推动了洋务运动D.促进了辛亥革命

8.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戊戌变法,这一年是农历?

A.甲午年B.乙未年C.丙戌年D.丁亥年

9.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措施不够彻底B.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D.客观条件的限制

10.被称为“中国现代第一人”的是谁?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容闳

11.1905年,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三民主义的提出D.同盟会的成立

1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A.民权、民生、民利B.民族、民权、民生

C.民族、民利、民权D.民族、民生、民利

1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武昌后,组建了什么政权?

A.中华民国B.辛亥革命政府C.武昌军政府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一天成立?

A.南京B.北京C.武昌D.上海

1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

A.推翻了清朝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1840年,英国发动______,鸦片战争爆发。

17.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______。

18.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__牺牲。

19.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______。

20.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1.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2.简述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

23.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贸易……已完全置中国于其掌握之中。我们(英国)可以随心所欲地要求……中国的首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用武力强迫它接受我们的条件。”

材料二:“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它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使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革命军起,天下顺!”——孙中山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政治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在什么时间说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6.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试卷答案

1.A

2.A

3.D

文档评论(0)

156****9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