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反硝化反应器BOD去除,硝化反应反应器(好氧)原废水(缺氧)(回流污泥)沉淀池(剩余污泥)内循环(硝化液回流)碱5.1.2生物脱氮工艺(2)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A/O法脱氮(A1-O法)缺点处理水来自硝化反应器,含有一定浓度的硝酸氮,如沉淀池运行不当,不及时排泥,在池内能够产生反硝化反应使污泥上浮欲提高脱氮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RN),导致:一是运行费用增高;二是内循环液带入大量的溶解氧,影响反硝化进程本系统的脱氮率一般在85%以下第30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1.2生物脱氮工艺影响因素与主要参数①水力停留时间(HRT)HRT是影响处理效果和反应器规模、尺寸的重要参数。经验:脱氮效果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在硝化与反硝化二项反应中,硝化反应需时长。对城市废水脱氮系统,硝化与反硝化之比大体为2:1,具体时间则为4.8h:2.4h。总之:在本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时间之比介于2:1—5:1之间。第31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1.2生物脱氮工艺影响因素与主要参数①水力停留时间(t)内循环回流比的取值与要求达到的脱氮效果以及反应器的类型有关。对活性污泥法,取值不低于200%。最佳回流比应当通过试验确定或对运行数据加以归纳分析确定②回流比(R)第32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1.2生物脱氮工艺影响因素与主要参数①水力停留时间(t)②回流比(R)③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活泥龄)(θc)θc应取值较大,以保证在反应器内保持一定浓度的硝化菌。经证实,此值应在30d以上。第33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1.2生物脱氮工艺影响因素与主要参数①水力停留时间(t)②回流比(R)③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活泥龄)(θc)④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lSS一般应高于3000mg/L,当MLSS值低于3000mg/L时,反应速度将迅速下降。试验证实,当MLSS值高于3000mg/L时,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MLSS值低时,其影响较小。第34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1.2生物脱氮工艺影响因素与主要参数①水力停留时间(t)②回流比(R)③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活泥龄)(θc)④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⑤负荷率氮负荷率也是影响本工艺脱氮效果的重要参数。负荷高会使其转化率不完全,影响脱氮效果。生物脱氮—有浓度界限NH3-N负荷率350g/(m3.d),去除率可在90%以上,达到350g/(m3·d)时,去除率开始下降;达到430g/(m3·d)以上时,去除率(即硝化率)将急剧下降。.硝化反应第35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2废水生物除磷与同步脱氮除磷技术5.2.1生物除磷原理及工艺5.2.2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第36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2.1生物除磷原理生物除磷过程磷的存在形式:磷酸盐聚磷酸盐有机磷对于磷来说,细菌是从外部环境摄取一定量的磷满足生理需要ADP聚磷菌ATP有氧无氧缺氧(DO≈0,NO-X≈0)“磷的过量摄取”现象第37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聚磷菌除磷的生物化学机制目前发现60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聚磷作用(1)厌氧释放磷的过程厌氧条件下,分解体内的多聚磷酸盐产生ATP,利用ATP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产酸菌提供的基质进入细胞合成聚β-羟基丁酸盐(PHB),同时释放出PO43-产酸菌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有机物为可快速降解的基质,这些基质能与聚磷菌混合后诱导磷释放:①甲酸、乙酸、丙酸低级脂肪酸②葡萄糖、乙醇、柠檬酸等③丁酸、乳酸、琥珀酸等第38页,共6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类基质存在使放磷速度较快,污泥初始的线性放磷由①类基质诱导所致,放磷速度与①类基质的浓度无关,仅与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微生物的组成有关。②类基质必须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①类基质后才能被聚磷菌利用,从而诱导磷的释放。因此诱导放磷的速度主要取决于②类基质转化成①类基质的速度③类基质能否引起磷的释放则与污泥中微生物组成有关。在用该类基质驯化后,其诱导的厌氧放磷速度与①类基质相近聚磷菌除磷的生物化学机制目前发现60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聚磷作用第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英语绘本----寒假.ppt VIP
- 年产360吨天然道地中药材绿色提取精制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液压传动题库 .pdf VIP
- BOSS工作站RC-5参考手册.pdf
- 2025(统编选必上册)语文《逻辑的力量》教材例题解答+练习巩固 课件.pptx
- (高清版)DB13∕T 2547-2017 《实验动物垫料》.pdf VIP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VIP
- 酒店消防应急预案范本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 VIP
-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情境素养测评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