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新教材).pdfVIP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新教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新教材)

1.王羲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兰亭序》。

2.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

墟,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为完

整的文字。

3.连一连

4.汉字的发展演变

5.不同的书法

行书隶书楷书篆书铭文(青铜器)

6.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形

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又称“钉头字”,古埃及象形文

字也称为“圣书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在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只有中国

的甲骨文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

7.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分别为:篆书(象形意味较强的文字,线条婉转流畅、粗

细均匀)、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始于秦代)、草书(形成于汉代,大

量采用连笔、省略等方式,以实现快速书写)、楷书(字体工整方正横平竖直,

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和行书(介于草书、楷书之间,相传始于汉末)。

8..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整体布局和安排被称为章法。

9.中国书法书写的材料丰富多样,如龟甲。兽骨、钟鼎、竹简、木牍、缘帛、玉

器、石器、纸张等;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使书法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0.篆刻是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的结合。

11.随着文字的不断演变,印章名称几经演变,不同朝代的称呼也各有不同。

玺:早期的印章称为“玺”,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便规定“玺”

只能是天子专用,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

印: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通称“印”。

1

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章”。

印章:将“印”和“章”连称为“印章”是从汉代开始的。

印信:汉魏的大量私印中有称某某“印信”的,所以印信也被看作是印章的一

种名称。

12.篆刻主要有阴刻和阳刻两种镌刻方式。

阴刻:印文刻成凹状,用印泥钤盖后为红底白字,称为“白文”。

阳刻:文字刻成凸状,用印泥钤盖后呈白底红字,称为“朱文”。

13.吴昌硕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名家,善以石鼓文入印,风格苍厚淳朴,

自成一派。西泠印社成立后,吴昌硕被推举为第一任社长。

14.“永字八法”是楷书的用笔法则,它以“永”字八笔的顺序为例(点、横、

竖、钩、提、撇、短撇、捺)阐述正楷的笔势特点。

15.中国篆刻在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6.随着书画、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章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也被赋予了艺术属

性。印章在绘画作品中讲究相互映衬。

17.作者在创作时,所加盖的个人印鉴通常有:姓名印(以印主的姓名入印)、

字号印(以印主的字、号入印)、闲文印(内容丰富,一般有名言警句、诗词歌

赋句、成语、吉语等)等等。

18.鉴藏印:鉴贯收藏印多种多样,可概括(鉴赏类、收藏类,校订类)

19.篆刻刀法(冲刀法、切刀法)

20.篆刻印章步骤图

1.磨平印面2.设计印稿3.印稿上石4.操刀刻印5.钤印于纸

21.一幅作品或一个环境中往往存在多种色彩,它们形成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

调子,称为“色调”。

22.凡·高《麦田与柏树》这幅作品,描绘了最美的夏天,金黄的麦田与蓝天和

绿树形成对比,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23.在色相环中,任一色相和与其相对(180°)的颜色互为补色,如红与绿、黄

与紫、橙与蓝等,在并列时会给人强烈的排斥感,若混合在一起,会调出浑浊的

颜色。

24.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5.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称为间色,再混合而成的则为复色。

26.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7.画家是可运用以下三种方法调和色彩并运用对比色创作美术作品:

鱼鹰小舟(中国画)1961林风眠

明度对比,突出色彩的亮暗对比,使画面节奏感增强。

2

文档评论(0)

薄荷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商务技术持证人

文档小达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1月14日上传了电子商务技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