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1972年在云南玉溪地区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如下图)。该铜案为古滇国祭祀之器,以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一小牛立于大牛腹下,以示对小牛犊的保护。根据以上牛虎铜案的信息,可以说明()

A.古滇国民众的生活特征

B.当地与中原交往密切

C.青铜冶铸技术日臻成熟

D.铁犁牛耕推广至云南

(★★)2.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邑性遗址。夏代创造了一系列礼制,包括宫殿的布局、中轴线式的布局、前后几进院落的宫室制度等。这些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如紫禁城。由此可见,二里头遗址()

A.礼制发展完备

B.都城布局遵循自然

C.文化影响深远

D.由中心向周边扩展

(★★★)3.据考古发现,在翼南磁山遗址(位于河北邯郸武安市)的80个窑穴内都发现有粮食堆积,一般堆积厚度为0.3~2米,有10个窑穴堆积在2米以上,灰坑粮食储存量估计达5万千克。北辛文化(位于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一个窑穴发现有炭化粟,在该遗址出土的许多陶钵、陶碗的底部还发现了粟壳的痕迹。这可用于印证()

A.黄河中下游是原始农业的重要起源地

B.中国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已形成

C.精耕细作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D.早期农业耕作方式以集体劳作为主

(★★★)4.在古代中国的权力属性是私权力还是公权力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中国君主制的公权力把“天下至公”虚化了,其极端是“大公化私”,公权力最终成为皇帝一姓的私权力。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朝议制度

B.王位世袭制

C.官僚制度

D.中央集权制

(★★★)5.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其中有些青铜器独具特色,例如青铜神树、青铜祭坛、青铜大立人。而有些青铜器,如青铜大口尊、蛇身铜人像、青铜神坛上的背罍青铜人像则具有明显的中原形制。此考古发现()

A.凸显了“中原中心”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巴蜀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6.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淡化了血缘宗法制的影响

B.对地方控制由松散到严密

C.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7.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

B.政教合一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8.在周人看来,决定天命转移、王朝兴衰的关键是“德”,必须“以德配天”。同时,“敬德”与天命的联系是民意,天命显现于“民情”,“民情”成为天命的依据。只要“敬德”就能保天命,而不必求助于宗教祭祀。这说明西周时期的“天命观”()

A.强化了王权的神秘色彩

B.破除了封建迷信的羁绊

C.呈现出人文主义的特征

D.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9.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10.周初,井田制下的土地不准买卖与交换。《左传》记载,公元前712年,周天子从郑国割取邬、刘、蒍、邘的田地,把原来属于苏忿生的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的田地给郑国。这表明当时()

A.传统政治秩序遭受冲击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郑国成为诸侯国的霸主

D.井田制度遭到瓦解

(★★★)11.吴国贵族自称是太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之后,但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吴国获得了华夏的支持。这为吴国进入中原地区,参与其他华夏诸侯国盟会、争霸提供了依据。这反映了

A.夷狄普遍认同华夏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