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毒品预防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23年修订版),以下哪类物质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范畴?
A.海洛因(二乙酰吗啡)
B.氯胺酮(K粉)
C.一氧化二氮(笑气)
D.麦角二乙胺(LSD)
2.新型毒品“邮票”的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冰毒)
B.合成大麻素
C.麦角二乙胺(LSD)
D.γ-羟基丁酸(GHB)
3.以下关于“麻精药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A.麻精药品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部分可用于医疗
B.非法滥用麻精药品可能构成毒品犯罪
C.所有麻精药品均被列入我国毒品目录
D.药店销售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需凭医生处方
4.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伪装毒品”不包括?
A.包装成奶茶的氯胺酮粉末
B.伪装成跳跳糖的MDMA(摇头丸)
C.标注为“电子烟油”的合成大麻素
D.正规药店销售的含咖啡因功能饮料
5.根据《刑法》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克以上,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A.50克
B.100克
C.200克
D.500克
6.以下哪项不是毒品成瘾的生理机制?
A.破坏大脑奖赏系统(多巴胺分泌异常)
B.导致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紊乱
C.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D.引发戒断反应(如呕吐、痉挛)
7.关于“吸毒检测”的法律规定,正确的是?
A.社区戒毒人员需每月接受至少1次检测
B.公安机关可对涉嫌吸毒人员强制检测,但需出具书面通知
C.检测结果仅作为治安处罚依据,不能作为刑事证据
D.唾液检测的窗口期(可检测到毒品的时间)长于尿液检测
8.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A.酒吧老板明知顾客在包间吸毒仍提供场所
B.父母发现子女在家吸毒未制止
C.合租室友将房间借给朋友吸毒并收取少量“场地费”
D.酒店前台发现客人在房间吸毒后未报告,继续提供住宿
9.青少年初次接触毒品的常见诱因不包括?
A.好奇心理:“想试试是什么感觉”
B.社交压力:“朋友都吸,不吸显得不合群”
C.治疗需求:因慢性疼痛自行服用含可待因药物
D.错误认知:“新型毒品不上瘾”
10.关于“毒品危害”的表述,错误的是?
A.吸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梗、动脉瘤)
B.孕妇吸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早产
C.长期吸食冰毒可能引发精神分裂样症状
D.大麻是“软性毒品”,少量吸食无健康风险
11.根据《戒毒条例》,以下哪类人员不适用社区戒毒?
A.15周岁初次吸毒人员
B.怀孕的吸毒妇女
C.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吸毒妇女
D.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
12.以下哪项是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的主要区别?
A.合成毒品多为化学合成,传统毒品多为天然植物提取
B.合成毒品成瘾性更低
C.传统毒品对中枢神经的刺激性更强
D.合成毒品仅包括冰毒、摇头丸,传统毒品仅包括海洛因、鸦片
13.关于“毒驾”的法律后果,正确的是?
A.毒驾未造成事故的,仅需吊销驾驶证
B.毒驾造成重大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从重处罚
C.毒驾检测阳性即可直接以“危险驾驶罪”判刑
D.毒驾的检测标准与酒驾相同(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
14.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A.农民在自家院落种植3株罂粟用于观赏
B.科研机构经批准种植罂粟用于药品研发
C.药店采购合法种植的罂粟壳用于中药配方
D.山区村民种植500株大麻用于提取纤维
15.关于“毒品预防教育”的核心目标,错误的是?
A.提升对毒品的识别能力(如伪装毒品)
B.强化“吸毒违法”的法律意识
C.培养拒绝毒品的技巧(如“如何礼貌拒绝递来的烟”)
D.宣传“戒毒很容易,吸毒后可以随时戒掉”
16.新型毒品“聪明药”的主要成分通常是?
A.哌醋甲酯(利他林)
B.芬太尼
C.海洛因
D.可卡因
17.以下哪项不是吸毒导致的社会危害?
A.增加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风险
B.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如购买毒品、治疗费用)
C.提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短期提神效果)
D.传播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共用针具)
18.根据《反有组织犯罪法》,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应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