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重点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31

概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职业卫生: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2)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使其尽早康复;

(3)提出控制和消除职业有害因素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职业流行病学,职业毒理学。

职业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各种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

分类(按来源):生产工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组织制度作息不合理,精神,强度过大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产房建筑布局不合理、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

健康工人效应: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验价已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工作开始实施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

职业损害类型:工伤(时间地点原因,急诊范围内)、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发生条件:⑴有害因素的性质⑵作用于人体的量⑶人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有特异性(病因明确),控制接触后可控制或消除发病;

⑵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关系;

⑶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从;

⑷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⑸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点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2013年12月31日,10类132种。(新增加18种)

职业病诊断原则:职业史(前提条件)、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

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

⑴一级预防:病因预防①改进工艺、设备;②合理利用防护设施;③个人防护用品;

⑵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定期检测,体格检查;

⑶三级预防:积极治疗,促进康复,①调岗、治疗;②环境、工艺改进;③促康复,防并发症。

第二章职业生理、职业心理与职业工效学

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⑴肌肉活动的能量代谢:

ATP-CP系列

乳酸系列

需氧序列

无氧

无氧

需氧

速度

非常迅速

迅速

较慢

能源

CP(磷酸肌酸),

贮量有限

糖原,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

糖原,脂肪及蛋白质,不产生之疲劳性副产物

产生ATP

很少

有限

几乎不受限制

劳动类型

任何劳动,包括短暂的极重劳动

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

长期轻及中等劳动

⑵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氧需: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偿还的氧债一般比所借的氧债高)。

最大需氧量/氧上限: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作业的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Ⅰ≤15、Ⅱ~20、Ⅲ~25、Ⅳ>25)

①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的作业;

②大强度作业:氧需超过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用,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余分钟;

③极大强度作业:完全的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2min。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神经系统:主观能动性、动力定型

(2)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血液再分配、血液成分;

(3)呼吸系统:

(4)排泄系统:肾脏、汗腺

(5)体温

脑力劳动/信息性劳动:凡以脑力活动为主的作业。特点:主要对象是信息,主要特点在于通过感觉器官感受信息,经中枢神经系统加工处理信息,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转化和输出信息。是非重复性,互不相同的,以抽象为主,并具有创造性。

静力/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机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用。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缺氧,乳酸堆积,易疲劳。

动力/动态作业:保持肌肉张力不变,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舒缩交替,血液灌流充分,不易疲劳。

劳动系统:系统乃相互作用的一些元素构成的整体。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

劳动负荷评价:(1)体力劳动:劳动能量代谢率(适用于高耗能劳动);心率;皮肤温度(高温作业);CK静力作业骨骼损伤特异标志);(2)脑力劳动:心率变异性(交感N&迷走N对心脏活动的调控和平衡)。

职业有关心理因素:①职业接触因素: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生产性毒物接触(低估,正常,恐惧);生

文档评论(0)

199****07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