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年级音乐教案主备人:审核人:
教学内容
音乐万花筒——“发烧友”试听会
教学目标
1.感受小提琴、二胡、大提琴等弓弦乐器细腻、丰富的音色特点,激发对弓弦乐器的探索兴趣。
2.通过聆听、观察、辨认等活动,认识常见弓弦乐器的外形特征,能初步区分其典型音色。
3.了解弓弦乐器“靠琴弦振动发声”的基本原理,乐于参与乐器相关的互动游戏。
教学重点
认识小提琴、二胡、大提琴,能区分它们的外形差异和核心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感知不同弓弦乐器的音色质感,理解“琴弦振动发声”的原理。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弓弦乐器图片、音频、演奏视频)、简易道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师生双边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播放弓弦乐合奏《喜洋洋》片段,提问:“这段热闹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们和我们之前学的吹管乐器发声方式一样吗?”引出“弓弦乐家族”主题,营造“发烧友试听会”的探索氛围。
二、新知探究
认识弓弦乐家族成员
展示小提琴、二胡、大提琴的图片和演奏视频,讲解外形特点:小提琴小巧便携、二胡有琴筒和千斤、大提琴体型较大需坐姿演奏。
演示发声原理:用橡皮筋绷紧,拨动后让学生观察振动现象,说明弓弦乐器通过琴弓摩擦琴弦或手指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
聆听音色,区分特点
分别播放三种乐器的独奏音频,提问:“小提琴的声音像什么?二胡和大提琴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互动游戏,加深认知
开展“乐器猜猜看”:展示乐器局部图片,让学生抢答乐器名称。
用橡皮筋模拟琴弦,让学生尝试拨动、摩擦,感受振动发声的过程,模仿乐器演奏姿势。
三、巩固提升
播放弓弦乐合奏《茉莉花》片段,让学生在音乐中寻找熟悉的乐器音色,举手示意听到的乐器名称。
分组进行“音色配对”游戏:每组发放乐器名称卡片,播放音频后快速找出对应的卡片,正确率高的小组获“最佳试听团”称号。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认识的弓弦乐器,总结其“琴弦振动发声”的特点和独特音色魅力。
板书设计
“发烧友”试听会
成员:小提琴、二胡、大提琴
原理:琴弦振动发声
游戏:猜猜看、音色配对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游戏乐翻天——山谷音乐会
教学目标
1.感受弓弦乐作品中强弱变化的音乐表现力,体验音乐强弱对比带来的听觉乐趣。
2.通过游戏、律动等活动,掌握“f(强)”“p(弱)”基本力度记号,能跟随音乐做出强弱回应。
3.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对音乐力度的初步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f(强)”“p(弱)”力度记号,能跟随音乐感知强弱变化并做出反应。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中准确配合音乐的强弱变化,做到动作与力度感知协调一致。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小鼓、羽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师生双边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播放弓弦乐作品《赛马》片段(包含强弱对比段落),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轻重变化”,提问:“这段音乐有的地方声音大,有的地方声音小,像不像山谷里不同远近的声音?”引出“山谷音乐会”主题。
二、新知探究
认识力度记号,打好基础
出示“f(强)”“p(弱)”力度记号图片,讲解含义:“f”像小鼓咚咚响,是强音;“p”像羽毛轻轻飘,是弱音。
教师用钢琴弹奏强弱不同的音,引导学生用“跺脚”表示强音、“拍肩”表示弱音,初步感知力度差异。
聆听练习,强化感知
播放弓弦乐强弱对比音频,先分段聆听,让学生辨别“强”或“弱”,再完整聆听,用动作回应。
讲解弓弦乐强弱变化的表现方式:弓法轻重、速度快慢会影响声音强弱。
游戏互动,力度感知结合
开展“山谷传声”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山谷回声,一组用强音“呼”,另一组用弱音“应”,交替传递。
播放弓弦乐《空山鸟语》片段,学生边听边做“山谷精灵”律动:强音时张开手臂大步走,弱音时弯腰轻步走,感受音乐强弱与动作的配合。
三、巩固提升
小组展示“力度创意秀”:每组设计一套动作,结合“f”“p”力度变化,跟随音乐表演,教师点评鼓励。
集体参与“力度接龙”游戏:教师用乐器发出强或弱的声音,学生快速用对应动作和声音回应,确保力度感知准确。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力度记号和感知方法,表扬积极参与游戏的小组和个人。
板书设计
山谷音乐会
力度:f(强→跺脚/大步走)、p(弱→拍肩/轻步走)
游戏:山谷传声、力度接龙
作品:《赛马》《空山鸟语》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音乐万花筒——小夜曲
教学目标
1.感受小夜曲温柔、舒缓的音乐风格,体会弓弦乐演绎小夜曲的细腻情感。
2.通过聆听、哼唱、情境联想等方式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