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佛说盂兰盆经讲义
好的,请看这份《佛说盂兰盆经》讲义,希望能符合您的要求。
引言:一部彰显孝道与福田的宝典
《佛说盂兰盆经》,简称《盂兰盆经》,是汉传佛教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它篇幅精炼,义理深广,以“目犍连救母”的感人故事为缘起,阐述了佛教“孝道”的深刻内涵,并揭示了通过“盂兰盆法会”这一殊胜形式,既能超度累生累世的父母师长,又能为自身积累广大福德资粮的核心思想。这部经不仅是佛教徒行孝报恩、修福积德的重要依据,其蕴含的慈悲精神与伦理价值,对整个社会亦有着深远的启示。今借此机会,与诸位共同研习此经,以期深入其义,践行其道。
一、经典概述:经题、译者与核心思想
(一)经题释义:盂兰盆的深意
“佛说盂兰盆经”,“佛说”二字,表明此经是佛陀金口宣说,是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以至诚恭敬心受持。
“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意为“倒悬”,比喻众生在生死苦海中,受种种烦恼业力的逼迫,其苦不堪,如人被倒挂,痛苦至极。“盆”,则指盛载供品的器皿。合而言之,“盂兰盆”的意译可理解为“救倒悬盆”,即通过以盆盛百味饮食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力,救度陷于倒悬之苦的众生,特别是累生累世的父母师长。这一经名,直接点出了本经的核心宗旨——以供养僧宝的功德,救拔亲眷脱离苦难。
(二)译者简介:佛法东传的见证
本经的译者,据经录记载,为西晋时期的竺法护大师。竺法护大师,音译昙摩罗刹,是月氏国人,世居敦煌。他博通梵文,一生翻译经典众多,对佛法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敦煌菩萨”。《盂兰盆经》经由他翻译传入中土,遂使这一彰显佛教孝道的殊胜法门得以广为人知,并逐渐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传统。
(三)核心思想:孝亲报恩与供僧功德
本经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
1.孝亲报恩:佛教虽重出世解脱,但亦极重孝道。佛陀示现于人间,亦曾为父王担棺,为母说法。本经通过目犍连尊者救度慈母的故事,深刻阐释了佛教“上报四重恩”中“父母恩”的重要性,并指明了救度已故父母出离恶道的殊胜方法。
2.供僧功德:经中明确指出,欲救度累世父母,需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因僧团中有无量圣贤,其福田广大,供养僧众的功德不可思议,能以此功德回向,令累生父母脱离苦难,生人天善道,乃至究竟解脱。
二、经文缘起与核心故事:目犍连救母
(一)尊者神通,知母受苦
佛陀十大弟子中,目犍连尊者以“神通第一”著称。尊者在证得阿罗汉果后,忆念生身慈母,遂以神通力观见其母堕于饿鬼道中,受极大苦:皮骨相连,不得饮食,饥饿困乏,痛苦万分。尊者见此情景,悲痛不已,孝心油然而生。
(二)持钵送食,障碍重重
目犍连尊者不忍母亲受苦,即持钵盛满饭食,运用神通飞往饿鬼道,欲以饭食救母。然而,其母由于宿世悭贪业力所致,饭食入口,即化为火焰,无法下咽。尊者虽具大神通,面对母亲的业力显现,亦感无奈,悲痛啼哭,返归佛所,向佛陀陈白其事,请求开示救母之法。
此一情节深刻揭示了“神通不敌业力”的道理。个人的业力,需以相应的功德与智慧方能转化。尊者神通虽大,若不依佛陀教导的如法途径,亦无法破除母亲的宿业。
(三)佛陀开示,盂兰盆法
佛陀慈悲,见目犍连尊者孝心深切,即为其开示救母脱苦的根本方法。佛陀告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佛陀进一步开示具体方法:“每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心、慈悲心,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备办百味饮食,微妙香洁,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汝当为汝母,集清净众僧之力,其福不可限量。”
佛陀明确指出,通过供养此时的僧众,其功德“能救拔汝母,及一切众生,脱三恶道苦难。”
(四)依教奉行,母得解脱
目犍连尊者闻佛开示,欢喜信受,即于七月十五日,依教奉行,备办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广大功德,其母果然脱离饿鬼道,生天受乐。尊者复以神通观之,见母生于天上,容颜端正,安享福乐,心大欢喜。
三、盂兰盆法会的内涵与仪轨
(一)时间殊胜:佛欢喜日,僧自恣日
盂兰盆法会的举行时间,特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此日为何殊胜?
1.佛欢喜日: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僧众精进修行,多有证得道果者。佛陀见弟子们道业有成,法喜充满,故名为“佛欢喜日”。
2.僧自恣日:安居结束,僧众互相检讨在安居期间有无过失,进行“自恣”(自我反省、恣他举过),清净僧团。此时僧众戒行清净,心无挂碍,是供养福田的最佳时机。
此时供养僧众,如人趁时而耕,必得丰硕果实。
(二)供品内涵:百味饮食,微妙香洁
经中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