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新人教版.docx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新人教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陌生字词,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3.学习作者专注、忘我的研究精神和热爱动物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品味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飞禽走兽,鸟兽虫鱼,无一不是大自然的精灵,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无一不是与人类共同生存的朋友。只有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善待动物,师法自然,从动物身上汲取生存的智慧,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一切,更好地认识和完善人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学习动物与人类之间的趣事!(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攻击与人性》等。

字音字形

敛(liǎn)哺乳(bǔ)羞怯(qiè)

匍匐(púfú)鹦鹉(yīngwǔ)

温驯(xùn)禁锢(gù)滑翔(xiáng)

余晖(huī)俯冲(fǔ)

嗔怪(chēn)小凫(fú)

麝香(shè)蹒跚(pánshān)

怪诞不经(dàn)大相径庭(jìng)神采奕奕(yì)

词语释义

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三、文本探究

整体感知

1.课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学生自主阅读,并作圈点批注,教师点拨指导,组织交流。

2.勾画本文的中心句,并体会其作用。

【交流点拨】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作用:总括全文,表明文中逗笑的主角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3.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总写。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第二部分(2—9):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第三部分(10—19):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4.课文写了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哪三件趣事?

【交流点拨】唤回迷路的可可;可可咬掉父亲的扣子排成排;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到树上。

5.为了“探求真理”,“我”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时,干了哪些不同常人的事?

【交流点拨】(1)学母水鸭的叫声;(2)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蹲着走;(3)不停地叫唤;(4)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5)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深层领悟

1.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

【交流点拨】“我”专注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其实“我”的疯正好体现了“我”对动物研究的疯狂、执着与忘我的精神。

2.你从作者身上发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发?

【交流点拨】作者品质: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的“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他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

启发:科学工作者不但要承受科学研究的艰苦劳动,还要能忍受人们的误解,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地方。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工作的艰辛,认识到打破世俗观念需要极大的勇气。

3.本文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风趣幽默,请结合具体的例句加以分析。

【交流点拨】“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一句中的“犯罪现场”大词小用,夸张地写出了可可的恶作剧让父亲很生气。

(1)本文通过讲述自己做小鸭子的母亲以及与黄冠大鹦鹉可可之间发生的快乐与尴尬的事情,表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写法。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在描绘动物时,作者使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准确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给读者介绍有趣的科学知识。语言生动,富有幽默感。

(1)跟动物有关的成语。

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狐假虎威、鸡零狗碎、鸡飞蛋打、鸡犬不宁……

(2)跟动物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③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

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⑤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四、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158****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