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docxVIP

2025最新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最新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政要·论君道》(节选)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皆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斯不世之易也。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思与公等慎之。”

【注】①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泛指平民百姓。②靖言庸回:谗佞奸邪之人。③朱异:南朝梁武帝时宠臣,阿谀奉承,隐瞒外患。④虞世基:隋炀帝时权臣,蔽塞真情,助纣为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B.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C.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D.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共、鲧”指共工和鲧,共工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鲧是大禹的父亲,二者皆为尧舜时期的乱臣。

C.“四海”在文中指天下、全国,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的“四海”含义相同。

D.“草昧”指原始未开化的状态,在文中形容帝王创业时天下混乱、群雄并起的局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君主若损害百姓来满足自身欲望,如同割大腿肉喂肚子,最终会导致自身灭亡,因此他不敢放纵嗜欲。

B.魏征以唐虞、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为例,说明君主若偏信奸臣就会闭目塞听,导致国家灭亡,强调君主应兼听纳下。

C.房玄龄认为,帝王创业时群雄竞起,攻破战胜方能得天下,因此草创之难远超守成;魏征则认为守成更难,因为君主易生骄逸之心。

D.唐太宗最终认同魏征的观点,认为守成之难在于君主可能因富贵而骄奢,导致百姓疲敝、国家衰败,需与大臣们谨慎对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2)帝王之起,皆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斯不世之易也。

5.唐太宗认为君主应如何“守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后汉书·范滂传》(节选)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斥遣之,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办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各种文档PPT模板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21日上传了中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