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docVIP

2025-2026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一、单选题

(★★★)1.下表是距今6000至5300年前的部分重要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时()

文化遗址

重要考古发现

安徽凌家滩遗址

高规格祭坛和玉礼器作坊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

占地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

辽宁牛河梁遗址

集中分布着祭坛、冢墓和“女神庙”

A.区域文化交流密切

B.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国家初始形态显现

D.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2.在庙底沟二期阶段(前2900--前2800年左右),中原地区很少发现“古城”遗址;龙山时代(约前2500--前2000年)中原各地出现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涌现出一些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址。这一变化反映出()

A.王权为中心的政治秩序建立

B.原始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C.社会形态正向国家阶段演进

D.中原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特点

(★★★★)3.从考古资料看,西周青铜礼器不仅分类组合齐全,而且形制基本相同,边远地区出土的礼器与周朝中心区域出土的礼器高度一致。这表明,西周时期()

A.统一的礼制已形成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南北文化面貌趋同

D.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4.殷商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周人的祖先祭祀主要是针对有功于民者,发展出对道德价值的肯定。这一变化()

A.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倾向

B.强化了君主专制的色彩

C.否定了天人之间的联系

D.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5.《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注:“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金属冶炼技术的显著进步

B.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

C.青铜与铁器的用途已明确区分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6.下表为先秦诸子关于“社会治理”的核心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先秦思想家()

学派

代表人物

核心主张(节选)

儒家

孔子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道家

老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国与国不相攻”

法家

韩非子

“不务德而务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A.均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B.致力于探索理想的社会秩序

C.普遍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

D.一致反对诸侯间兼并战争

(★★★)7.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汇集了儒、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者,他们“不治而议论”,著书立说;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等贵族也争相养士,门下食客常达数千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诸侯争霸对人才的渴求

B.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

C.宗法分封制度的崩溃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

B.统一国家建立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大交融

(★★)9.《史记》载,刘邦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这可推断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六国旧势力的复辟活动

B.秦朝法律严苛失去民心

C.统治集团的内讧与分裂

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

(★★)10.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

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11.《史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简《为吏之道》则要求官吏“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当赏罚”。此外,秦统一后“收天下之兵聚咸阳,销锋镝铸金人十二”。这些信息反映的政治现象()

A.直接导致秦亡

B.延续分封传统

C.体现集权特征

D.强化贵族特权

(★★★)12.秦惠文王在兼并巴地(今重庆)之后,任命当地部族首领为蛮夷君长,延续其管辖权。随着统一国家的形成,秦朝在兼顾边地民族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将普通郡县的统治方式推行于此。这一变化意在()

A.缓和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