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史铁生)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VIP

《我与地坛》(史铁生)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与地坛》(史铁生)试题及答案(推荐)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荒芜(wú)宿命(sù)剥蚀(shí)连篇累牍(dú)

B.坍圮(pǐ)亘古(gèng)熨帖(yù)强人所难(qiǎng)

C.炫耀(xuàn)猝然(cù)恪守(gè)藏污纳垢(gòu)

D.倔强(juè)隽永(juàn)教诲(huì)喟然长叹(kuì)

答案:A。B项,“亘古”的“亘”应读“gèn”;C项,“恪守”的“恪”应读“kè”;D项,“倔强”的“倔”应读“ju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祭坛落寞雕栏玉砌失魂落魄

B.嘈杂余暇声名狼籍亘古不变

C.缘份炫耀历尽沧桑肆意雕琢

D.焦灼窥视专心至志急于求成

答案:A。B项,“声名狼籍”应为“声名狼藉”;C项,“缘份”应为“缘分”;D项,“专心至志”应为“专心致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它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________。

(2)那时候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________一倍。

(3)他不知道,那件事的结局,让他的母亲________在园子里呆了那么久。

A.体会加倍甘愿

B.体味加倍甘愿

C.体味加陪愿意

D.体会加陪愿意

答案:B。“体会”着重于领会、理解,对象多是文件、方针、政策等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体味”着重于仔细玩味、感受,对象常是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意味、情趣等,“身临其境去感受味道”用“体味”更合适。“加倍”指增加跟原有数量相等的数量;“加陪”是错误写法。“甘愿”强调心甘情愿;“愿意”只是表示同意、应允,此处用“甘愿”更能体现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B.我问他:“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答案:A。B项,问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的顿号应去掉;D项,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所以“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后面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二、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①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②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③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

文档评论(0)

191****70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