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资产泡沫识别理论演进
站在金融市场的长河边回望,那些曾令无数人疯狂追逐又心碎神伤的泡沫时刻,如同刻在礁石上的痕迹——从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到南海泡沫,从日本楼市崩盘到美国次贷危机,每一次资产价格的异常膨胀与破裂,都在提醒我们:识别泡沫,不仅是学术命题,更是守护经济安全与民生福祉的现实需求。资产泡沫识别理论的演进,正是人类在与市场非理性博弈中不断修正认知、提升智慧的过程。本文将沿着理论发展的时间脉络,梳理不同阶段的核心思想、方法论突破与实践意义,试图勾勒出一幅“泡沫识别认知升级”的全景图。
一、前科学时代:经验观察与现象描述(理论萌芽期)
在现代金融理论诞生前,人们对资产泡沫的认知主要源于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总结。这一阶段的“理论”更像是“经验笔记”,虽未形成系统框架,却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素材。
1.1早期泡沫事件的朴素总结
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首个被广泛记录的资产泡沫。当时的荷兰,原本普通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数月内暴涨数十倍,最终因某商人拒绝以高价收购而引发恐慌性抛售。事后,人们注意到几个关键特征:价格脱离基本面(郁金香本身的观赏价值与繁殖能力)、市场情绪主导交易(“今天买明天就能卖更高”的投机心态)、杠杆助推膨胀(商人们通过赊账、期货合约放大头寸)。类似的南海泡沫(18世纪英国)中,南海公司通过编造“垄断南美贸易”的虚假故事推高股价,连大科学家牛顿都因跟风买入而损失惨重。他那句“我能计算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出人性的疯狂”,精准点出了早期泡沫的核心矛盾——资产价格与真实价值的背离,本质上是人性贪婪与恐惧的外化。
1.2古典经济学家的初步思考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未直接定义“泡沫”,但通过分析“商业过度交易”现象,指出当市场参与者普遍相信“价格会持续上涨”时,资本会从生产性领域流向投机性领域,导致资源错配。大卫·李嘉图则从货币角度切入,认为信用扩张(如银行过度放贷)会推高资产价格,而当信用收缩时,泡沫必然破裂。这些思考虽未形成模型,但为后续理论提供了两大方向:一是基本面分析(资产价格应反映其内在价值),二是市场情绪与信用环境的影响。
1.3萌芽期的局限性
这一阶段的认知停留在“事后总结”层面,缺乏对泡沫形成机制的系统性解释。人们知道“价格涨得太离谱可能是泡沫”,但无法回答“多离谱算离谱”“哪些因素会加速泡沫形成”等关键问题。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兴起,泡沫识别才真正进入“科学研究”阶段。
二、理性泡沫理论:从假设出发的模型构建(现代理论奠基期)
20世纪70-8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在金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理性人假设与有效市场假说(EMH)是其核心。在这一框架下,资产泡沫是否存在曾引发激烈争论——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价格已反映所有公开信息,不存在“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因此泡沫不可能长期存在。但现实中的市场异常(如1987年美股“黑色星期一”)不断挑战这一结论,促使学者们在理性假设下重新定义“泡沫”。
2.1理性泡沫的定义与模型
Blanchard和Watson(1982)首次提出“理性泡沫”概念:即使投资者完全理性,资产价格仍可能偏离基本面,因为投资者预期未来有人会以更高价格买入(“博傻理论”的理性版本)。他们构建了一个随机泡沫模型,假设资产的基础价值为V?,泡沫部分b?满足b?=E?[(1+r)?1(b???+ε???)],其中r是无风险利率,ε是随机冲击。这意味着泡沫的存在依赖于投资者对未来泡沫持续的理性预期——只要相信下一个买家愿意支付更高价格,当前价格就可以包含泡沫部分。
Diba和Grossman(1988)进一步完善了检验方法,提出“泡沫必须是非负且爆炸式增长”的特征。他们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试图区分价格波动是由基本面变化引起,还是泡沫驱动。例如,若资产价格与基本面(如股息、租金)的协整关系被破坏,且价格序列存在单位根(即非平稳),则可能存在泡沫。
2.2理性泡沫理论的贡献与争议
这一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新古典框架下为“泡沫存在性”提供了逻辑自洽的解释,打破了有效市场理论的“泡沫否定论”。它强调泡沫的“自我实现”特性——预期本身会成为价格的驱动因素,这对理解金融市场的正反馈机制(如追涨杀跌)具有重要意义。
但争议同样明显:理性泡沫要求所有投资者不仅理性,还需对泡沫的存在“心照不宣”,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例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中,许多投资者可能并不清楚“基本面到底值多少”,只是看到股价上涨就跟风买入,这种行为更接近非理性而非理性预期。此外,理性泡沫模型无法解释泡沫破裂的“突然性”——按照模型,泡沫应随时间逐渐膨胀,直到某个外生冲击才会破裂,但现实中泡沫往往在没有明显冲击时突然崩溃(如1987年股灾)。
三、行为金融视角:非理性与异质性的引入(理论突破期)
20世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写作《说明书》-【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2024随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TIA博图软件培训(内部资料).ppt VIP
- 蒂升电梯MC2-C控制柜主板插件端子说明产品介绍.pdf VIP
-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 课件 第3、4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平台.pptx VIP
- 无机化学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x VIP
- 培养青年教师师徒协议7篇.docx VIP
-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 课件 第5、6章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交易流程、“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消费者行为.pptx VIP
- 23快乐的小河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 VIP
- 4.3《撰写报告》(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