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纳豆激酶粗提液:抗血栓、降血脂与抗氧化作用的多维度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约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1%。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国心血管患者已超2.7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约300万人,几乎每死亡3个人中就有1人是心血管疾病,疾病负担极为沉重。
血栓形成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死、静脉血栓栓塞和肺血栓栓塞等,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当血管内形成血栓,会阻碍血液正常流动,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冠状动脉血栓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动脉血栓则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高血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脂质代谢障碍病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液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即血脂异常,虽本身症状不明显,但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6%,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患病率逐年递增,年龄分布也愈发提前。高血脂会使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致使血管狭窄、堵塞,最终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
氧化损伤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处于平衡,但在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病理条件以及吸烟、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影响下,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打破氧化-抗氧化平衡,引发氧化应激。过量的自由基会攻击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病情。
纳豆作为一种源自大豆的传统发酵食品,在日本等国家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纳豆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纳豆激酶,这是一种具有较强溶栓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心脑血管药物相比,纳豆激酶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口服等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目前虽已有不少关于纳豆激酶的研究,但对其粗提液综合作用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在抗血栓、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协同机制方面。因此,深入探究纳豆激酶粗提液的抗血栓、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不仅有助于揭示其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机制,还能为开发新型天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或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对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纳豆激酶粗提液抗血栓作用研究方面,国外起步相对较早。日本学者须见洋行于1987年首次发现纳豆激酶,并通过实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此后,众多研究围绕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展开。研究表明,纳豆激酶不仅能直接降解纤维蛋白,还可激活体内的纤溶酶原,间接增强纤溶系统活性。在动物实验中,给小鼠注射纳豆激酶粗提液后,发现其能显著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提高血浆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含量,表明纳豆激酶粗提液可有效促进纤溶过程,抑制血栓形成。国内研究也取得了丰富成果,有研究采用大鼠尾静脉血栓模型,观察到纳豆激酶粗提液能明显降低血栓形成率,延长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提示其对凝血系统有抑制作用。
对于纳豆激酶粗提液降血脂作用的研究,国内外也有不少报道。国外研究发现,纳豆激酶可调节脂质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如降低胆固醇合成关键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胆固醇合成。在高脂血症模型动物实验中,给予纳豆激酶粗提液干预后,动物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所升高。国内学者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发现纳豆激酶能促进肝脏对脂质的代谢,增加粪便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在抗氧化作用研究上,国外研究表明纳豆激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通过细胞实验发现,纳豆激酶粗提液可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国内研究也证实,纳豆激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尽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软组织高频焊接仪用于小肠闭合的可行性与前景探索.docx
- 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解析与优化策略.docx
- 盐响应型丙烯酰胺 - 甜菜碱共聚物:制备工艺与溶液特性的深度剖析.docx
- 有机半导体器件电容性质的深度剖析与前沿探索.docx
- 解析樟树抵御桉树青枯菌的免疫防线:非寄主抗性机制探秘.docx
- 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多维度试验与机理探究.docx
- 不同桉树品种适应磷胁迫的生理学机制研究.docx
- 聚酸酐的合成工艺优化与静电纺丝应用拓展研究.docx
- 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氨氮与亚硝酸盐的耐受及响应机制解析.docx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对比:多维度剖析与临床启示.docx
-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pdf
- 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pdf
- GB 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pdf
- GB 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英文.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