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艺术政策与宫廷审美
一、引言:艺术与权力的千年对话
站在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前,青绿色的山峦叠嶂如波浪起伏,很难不被画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所震撼。这幅王希孟18岁时的惊世之作,背后是北宋徽宗朝“画学”制度的滋养——皇家画院将绘画纳入科举,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催生出空船旁栖着乌鸦的绝妙构思。这让我常想:古代帝王为何要耗费国力干预艺术?那些写进法典的“艺术政策”,如何塑造了宫廷里的审美偏好?而这种偏好又怎样渗透进整个社会的文化肌理?
二、历史脉络:从“礼器定制”到“御用工坊”的政策演变
2.1先秦至汉:艺术政策的萌芽期——以“礼”为纲
夏商时期的青铜器上,饕餮纹的狰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