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测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马之千里者()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执策而临之()

4.马无故而死者,或食不至,或力不足,或死或病()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策之不以其道()

7.鸿鹄之志哉()

8.马蹄之不至也()

二、选择下列加点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A.马无故而死者(无)B.无能而无所求(无)

2.A.执策而临之(之)B.河水之经于地下也(之)

3.A.安求其能千里也(安)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安)

4.A.策之不以其道(道)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道)

三、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马之千里者()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执策而临之()

4.马蹄之不至也()

5.策之不以其道()

6.马之千里也()

四、翻译下列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鸿鹄之志哉!

五、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文章通过描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

2.文章中“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庸的统治者。

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要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否则就会像“食马者”那样埋没人才。

4.文章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千里马的才能与“食马者”的愚钝进行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六、你认为现代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试卷答案

一、1.的2.通“饲”,喂3.马鞭子,这里指驾驭马4.有时5.怎么,哪里6.马鞭子,这里指驱使、鞭打7.比喻志向远大8.到达,这里指供给(食物)

二、1.B2.A3.A4.A

三、1.名词作定语2.名词活用为动词(喂)3.名词活用为动词(驾驭)4.名词活用为动词(到达)5.名词活用为动词(驱使、鞭打)6.名词作主语

四、1.驾驭它不按照(驱使它)的方法,喂它不能让它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饲养的人)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并且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的千里马)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能)跑千里呢?3.鸿鹄的志向(真是)远大啊!

五、4

六、(评分要点:能结合实际,从人才自身、社会环境、评价机制等多角度分析原因,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可能在于:社会竞争激烈,缺乏给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评价标准单一,不能全面发现人才;人才自身缺乏展示才能的平台或自信;一些单位或个人存在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不良风气等。)

解析

一、1.“马之千里者”是“千里马”的另一种说法,其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马”是名词,意为“马”,“千里”是形容词,意为“能跑一千里”,“者”是助词,意为“……的”,故“马之千里者”意为“能跑一千里的马”。2.“食马者”意为“喂马的人”,“食”在这里是通假字,通“饲”,意为“喂”。3.“执策而临之”中,“策”原指马鞭子,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驾驭”,“临”意为“面对”,故整句意为“拿着鞭子(驾驭)它”。4.“马无故而死者,或食不至,或力不足,或死或病”中,“或”意为“有的,有时”,表示不确定性。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中,“安”意为“怎么,哪里”,表示反问。6.“策之不以其道”中,“策”原指马鞭子,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驱使、鞭打”,“其道”意为“它的(正确)方法”,故整句意为“驱使它不按照(正确)方法”。7.“鸿鹄之志哉”中,“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志”意为“志向”,“哉”是语气词,表示感叹,故整句意为“(真是有)鸿鹄一样的志向啊!”。8.“马蹄之不至也”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至”意为“没有到达”,“也”是语气词,表示停顿或确认,故整句意为“马(的)蹄子没有到达(食物)的地方”。

二、1.A项中的“无”意为“没有”,B项中的“无”意为“没有能力”。两者意思不同,故选B。2.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代马,B项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两者意思不同,故选A。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