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那些流亡的先民,面对着浩瀚的______(dà)海,并没有被______(bì)倒,反而从中汲取了精神的养分。
(2)他______(xīn)怀大志,渴望为祖国的繁荣______(fán)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前路______(lín)阻,也绝不退缩。
(3)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它们______(shèng)于后人,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请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历经沧桑,依然______(形容建筑物等经过长久年代,仍然稳固、完好)挺立。
(2)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他并没有______(形容非常害怕,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失措,而是沉着应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他的演讲生动有趣,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
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组成一段连贯的话。
(1)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2)古老的书籍,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
(3)每一本泛黄的书页,都可能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
(4)阅读它们,我们仿佛可以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脉搏。
5.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论语》中强调学习要联系实际,温故而知新,其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指尖划过古老的城墙,触摸着斑驳的砖石,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那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记录着王朝的更迭和百姓的悲欢。每一块砖,每一道缝,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城墙下,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河水倒映着天空的云彩,也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几只水鸟掠过水面,留下轻盈的涟漪,然后又飞向远方。这里宁静而祥和,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孩子们在墙根下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与古老的城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异地和谐。老人们坐在石凳上,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里充满了慈祥和怀念。他们在这里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守护着这份独特的记忆。
城墙,不仅仅是防御的工事,更是文化的符号。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当我们走过它时,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它的故事,去体会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1.文中划线的句子“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第3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城墙下的景象?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城墙,不仅仅是防御的工事,更是文化的符号”这句话的理解。
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城墙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0~12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然而,AI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担忧。有人担心AI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导致大规模失业;有人担心AI被用于恶意目的,例如制造自主武器或进行网络攻击;还有人担心AI的发展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
材料三:
面对AI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推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让AI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引导AI朝着安全、可靠、公平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AI教育,提升公众的AI素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AI技术。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三提出了应对AI挑战的哪些方面的建议?
3.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AI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看法。
三、写作
请以“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完成题目。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1)dà,颓;(2)xīn,繁,lín;(3)誓
*解析:考查汉字注音和书写。注音需结合词义和常见读音判断;书写需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城乡规划专升本城市规划原理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地理气候类型分析(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实验操作冲刺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有机反应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有机推断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英语写作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性学习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元素周期律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英语阅读专项冲刺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模拟练习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电子商务专升本重点题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法学专升本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有机化学测试(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二年级生物下册进化论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地理区域发展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地理自然灾害防治专项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计算专项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历史世界史专项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三年级地理世界地理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