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5明朝至清朝前期.docVIP

(新高考适用)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通史强化训练5明朝至清朝前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史强化训练(五)明朝至清朝前期

一、选择题

1.(2022·长沙高三月考)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廷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D)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

【解析】材料表明明朝中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皇帝大权独揽,防范外朝,但事务繁多不堪,从而重用宦官,故选D项,A项错误;B项“失去”不可能,表述错误;题目问的是背景而非材料本身,C项错误。

2.(2022·吉林市高三二模文综)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A)

【解析】中国古代皇帝将君主权力的一部分赋予宦官,使其干预朝政,形成宦官专权。根据材料,明代文官集团的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皇权借助宦官的力量制约文官维护统治,由此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本身属于文官集团,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不属于权力的分配,D项表述错误。

3.(2022·石家庄市高三三模)下表为明代前期进口货物价格表(1贯=1000文)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计量单位

市场价格

500文

3贯

500文

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

10贯

30贯

与暹罗贸易价格

5贯

25贯

40贯

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

20贯

40贯

10贯

据上表可知,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D)

【解析】据表可知,明朝以远超市场价格进口琉球、暹罗、满剌加等国货物,体现了朝贡贸易的厚往薄来,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即宣扬“天朝上国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故选D项;朝贡体系下,明朝是宗主国,琉球、暹罗、满剌加是藩属国,不是平等关系,排除A项;远高于市场价格进口货物,耗费了明政府的大量钱财,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民间海外贸易不会以远高于市场价格进口货物,材料是朝贡贸易,排除C项。

4.(2022·日照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情,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这一体制(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明朝时期,实行“双重监察体制”,在中央层面,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负责巡查地方上的“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情”,在地方层面,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官,负责地方上的“吏治和审理冤狱”,这一做法就使得监察体制更为完善,有利于监察的全面和深入,故选B项;根据题干内容中巡按御史和按察司的职责来看,能够体现出明朝监察体系的系统化,没有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地方上的监察制度,并没有涉及其他权力,也就不能得出地方权力的“相互制约”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明朝的监察系统既包括中央,也包括地方,并没有实现“集中统一”,排除D项。

5.(2022·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一模)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A)

【解析】题干提到了和议、封贡、互市、赐以经像、讲解经义、馈赠等,由此可以看出蒙汉之间的交流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方式,所以说交流方式多元,故选A项;佛教只是题干中提到的多种交流方式中的一种,排除B项;城市中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是在宋代,且与蒙汉之间的交流无关,排除C项;明朝时,蒙古族的瓦剌经常威胁边境安全,所以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2022·大连市一模)雍正即位后将太子人选写为密诏,当众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写一份内容相同的密诏自己收藏,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之后乾隆发布谕旨称“总之,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确立(C)

【解析】题干中秘密立储制度“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利于缓解争夺皇位的冲突,稳定中枢,故选C项;“官僚机构”不符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皇储制度管理,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中央的核心——太子即后来皇帝人选问题,非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B项;“形式创新”不符合材料,应为“本质颠覆”,排除D项。

7.(2022·济南市高三4月模拟)乾隆年间清廷编修的《清史列传》中,把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均

文档评论(0)

133****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