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

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

梧桐是宋词中一个备受青睐的意象。梧桐这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在诗人们的笔下是格外“专情”的,它的消灭总是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等心情。梧桐入诗最多的或许要数宋词,而宋词中之梧桐最有名的莫过于南唐李煜深院中的“孤独?????梧桐”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两词均系国破家亡之哀音,而各有千秋。亡国之前耽于享乐,亡国之后溺于哀痛,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般认为是他亡国之后所作。词的上阕写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独?????梧桐深院锁清秋。”西楼见残月,夜已肤浅,顾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再向深院望去,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孤独?????庭院,重门深锁,多么清冷的环境啊!孤独?????者实非深院梧桐,人也。这里的梧桐着上冷落凄清的颜色,这就是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颜色”。后主此梧桐已是着上“我之颜色”的梧桐了。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篇之一,此词通过残秋景物的衬托,抒写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离乱生活的深重哀愁,词中极力铺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的恶劣气候,“满地黄花积累”的零落景色,更兼黄昏时刻点点滴滴在梧桐叶上的凄清秋声,营造了一种深厚的悲愁氛围,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耿玉真《菩萨蛮》云:“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教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港,芭蕉生暮寒。”这是一首倾诉闺情的篇章,抒情仆人公是一位温存多情,敏感舒适的女子,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她凭栏凝思,沉醉在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中。起首两句,描绘出一幅飒爽的深秋之景:万物萧索桐叶飘落,景中有情。鹊起而不顾示意“人去”而不归,仆人公怅然绝望之情隐然可见,微小如梧桐叶落之声尚清楚可闻,则庭院之寂寥,女子怀想之深可想见了。由此开篇,全词都掩盖着瑟瑟寒意。

梧桐入诗写愁很有特色的数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季节,银屏昨夜微寒。”作为一位雍容华贵的士大夫,晏殊词中的愁多是些富贵闲愁,这首词亦不外此。词人通过对四周事物的微小感觉,表现了他的稍微愁思,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渲染环境。以“细细”状金风,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显得骛安静、闲适,以“叶叶”状梧桐叶飘落的景象,让人感到很有次序,很有节奏。始终写梧桐经秋都是较为凄凉的,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致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象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正是由于诗人的愁是一种轻愁、闲愁,来不得那么沉重。

文档评论(0)

136****41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