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五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 历史试卷.docxVIP

江西省吉安市五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 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吉安市五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契刻符号,部分符号与晚商殷墟甲骨文存在形态关联;江淮地区的双墩遗址(距今约7300年)、浙江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等也发现过刻画符号。以下对这些考古发现解读正确的是()

证明中国文字起源于江淮流域B.说明中原文化始终领先其他区域C.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与传承脉络D.体现商周时期已形成成熟文字体系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氏族部落以更快捷的交通,甚至通过战争来实现对边远地域铜、锡和铅矿等战略资源的控制。夏商周时期,王都的迁徙也多是围绕铜锡矿产地进行。这些行为的主要意义在于()

保证青铜器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B.促进中原社会向早期国家的过渡C.推动中原汉文化向周边地区转移D.构筑起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新格局

据西周青铜铭文统计显示,在涉及诸侯册封的62篇铭文中,有47篇提及“昭穆序列”、“嫡庶之辨”;涉及采邑继承的38篇铭文中,31篇强调“大宗立嗣”、“小宗附从”。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宗法原则渗透政治实践 B.铭文记载成为分封前提

C.诸侯权力依赖军事征服 D.采邑继承摒弃血缘关系

在西周文献记载中已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一定发展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缓和C.促进民族的融合成为社会的共识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春秋战国时期,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向中原地区聚集。为了争得“正统”地位,他们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争得“诸夏”的身份和地位。这反映了()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了发展 B.多元文化互动加强了中央集权C.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依旧稳固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战国时期,秦国某地区原本由世袭的卿大夫统治,其封地内的赋税、军事等权力皆由卿大夫自行掌控。商鞅变法后,该地区被划分为县,由秦王直接任命县令进行治理,县令需定期向秦王汇报政务,且职位不能世袭。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商鞅变法中设县的举措()

扩大了贵族的统治范围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使地方拥有了独立的行政权 D.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加剧

秦朝推行郡县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的,这就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据此可知,郡县制的设立()

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被削弱 B.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以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为主要目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9.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完备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酒,田啬夫,部佐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西汉文帝时实行了“禁群饮”制度,以律令形式公布:“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秦汉时期政府的这些举措旨在()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大力推行均输平准举措

C.消除诸侯王国威胁 D.提高生产力及稳定秩序

汉武帝时期,出身低微的公孙弘凭借其学识被任命为侍中,常伴皇帝左右,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谋划;而身为丞相的田蚡,虽位高权重,却多负责执行既定政策,其提出的新主张往往需经皇帝与公孙弘等近臣商议后才能定夺。这一情境反映出当时()

丞相已没有任何实权 B.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

C.中外朝制度逐步形成 D.皇权受到近臣的严重威胁

《满歌行》是东汉末年的一首乐府诗,诗中写道:坎坷人间世,何必论得失?贪财惜富贵,岂不太愚痴!人生短暂如石火,在世能几日?当欢乐时且欢乐,只要合心意。这首诗折射了,当时()

豪强地主势力受到限制 B.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

C.老庄无为思想成为主流 D.王莽政权的覆灭景象

《汉书·艺文志》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南北朝时期,“艳曲兴于南朝”,南朝民歌靡丽绚烂,委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