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翠幄(wò)笑靥(yàn)少不更事(gēng)

B.懵懂(měng)榫头(sǔn)商贾(gǔ)锲而不舍(qì)

C.歆享(xīn)猿猱(náo)跬步(kuǐ)度长絜大(duó)

D.藩篱(fān)句读(dòu)逡巡(qūn)转轴拨弦(xuá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膏梁寒暄雕梁画栋走投无路

B.厮打榫头蘖根祸胎五彩斑斓

C.崔嵬谪居司马青衫扪参历井

D.惫懒牲醴慢不经心不经之谈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C.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商业界的一颗新星。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王熙凤出生于高贵而复杂的大家庭,小时候曾被当作男孩子教养,使她接触广泛,见识丰富。

B.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描写,细腻而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C.宝玉的言行,从当时的主流观点来看,是荒唐的、怪诞的、不合时宜的,与他的家族对他的希望背道而驰。

D.《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我们可以围绕“宝黛爱情”这一主线,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

答案:B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

C.《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蜀道难》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

答案:B

6.下列对《劝学》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连用比喻,意在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同时也为后文的论述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通过对比,说明人借助于学习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由此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

C.文中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强调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D.《劝学》大量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答案:A

7.下列对《师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

B.第二段通过正反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从师的重要性。

C.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结尾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同时也点明了自己提倡的“师道”的内涵。

答案:B

8.下列对《琵琶行并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以“浔阳江头夜送客”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女演奏时的不同音色。

C.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旋律变化为: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D.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以及自己的被贬遭遇,抒发了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答案:C

9.下列对《寡人之于国也》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孟子通过设喻,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治理国家的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B.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关心百姓的生活,使百姓能够“养生丧死无憾”。

C.“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巧妙地回答了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疑问,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D.文章最后阐述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即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关心民生,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

答案:C

10.下列对《过秦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极力渲染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