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抗菌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甲氧苄氨嘧啶(trimethoprim,TMP)又名磺胺增效剂,抗菌谱与磺胺药相似,但抗菌作用较强。*第2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抗菌机制①↑抗菌活性②↑抗菌谱③延缓耐药性PABA二氢叶酸四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喋啶磺胺类×一碳基团嘌呤嘧啶二氢叶酸合成酶×TMP*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s)*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代萘啶酸(1962-1969)第二代吡哌酸(1970-1977)第三代氟喹诺酮类(1978-今)一、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阶段1962年-1969年代表药物:萘啶酸特点:抗菌谱窄(抗G(-)菌,对G(+)菌、绿脓杆菌无效)。活性强度中等。中枢毒性大,易产生耐药性。体内易被代谢,作用时间短(现巳少用)*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阶段1970年-1977年代表药物:吡哌酸(分子中引入哌嗪基-强抗菌)特点:抗菌谱扩大(抗G(-)G(+)菌、绿脓杆菌)。抗菌活性增加(对G(-)菌作用更强,但G(+)菌较弱)。药代动力学性质也得到改善,毒副作用小(分子极性增加),耐药性低。临床:治疗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及耳道感染。哌嗪基与细菌DAN螺旋酶B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增强了该酶的亲和力,活性增强。使整个分子的碱性和水溶性增加*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阶段1978年-现在(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诺氟沙星(6-F原子——广谱、高效)特点:广谱抗G(-)G(+)菌、绿脓杆菌、耐青霉素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分枝菌及军团菌。应用范围:从泌尿道和肠道,扩大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伤寒、骨和关节感染、腹腔感染、胃肠道感染、败血症、淋病等。*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3、4羧基和酮羰基极易和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形成螯合物,降低抗菌活性,同时使体内的金属离子流失,尤其对妇女、老人和儿童引起缺钙、贫血、缺锌等副作用。用药禁忌:这类药物不宜和牛奶等含钙、铁等食物和药品同时服用,同时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用。理化性质*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喹诺酮类药物在酸性下回流3-COOH可脱羧。③、喹诺酮类药物在室温下相对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7位的含氮杂环的水溶液,在光照下可分解,得到7-哌嗪开环产物。*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菌药物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抗生素(antibiotics)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属抗微生物药物(antimicrobialagents)。它们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磺胺类抗菌药*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球菌脑膜炎100%链球菌败血症80%产后感染90%术后感染80%细菌性肺炎80%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烈性传染病14世纪欧洲仅因鼠疫就丧失了1/3的人口(约2000多万)*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磺胺类药物的发现过程染料中间体(1908)磺胺百浪多息可溶性百浪多息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