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上15《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深厚、内敛的感情。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3.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叙事中心,了解文章叙事的巧妙之处。
4.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常拍照,你们开美颜吗?如果还要发个圈,你们是上生图还是精修?在数码科技日异普及的今天,非美颜不自拍,无精修不发圈俨然已成了一种时代潮流,那磨到发光的皮肤,那开到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那P出来的大长腿......滤镜一开,谁还不是朋友圈巨星?可是,一百年前,有一张滤镜碎了一地的素颜照却硬核出圈,至今依旧感动着万千读者,这就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篇百年经典,欣赏素颜的美学,感受质朴的力量。
二、学习探究
(一)静静读:初识选材与构图
探究任务: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场景?核心场景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场景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呈现。
(学生默读,圈划关键信息,尝试概括、梳理,画出思维导图。)
交流讨论,明确:
课文以“背影”为线索,开篇即明确了本文记叙的主体:背影。接下来,通过追忆的形式(倒叙)记叙了奔丧回家、车站送别、读信忆父等事件。车站送别中,又细分了决定送行、忙讲价钱、忙看行李、望父买橘、父子分别等场景,核心场景为望父买橘。
追问:本文还有别的行文线索吗?
(学生再读,思考,探究。)
预设:
相对父亲的“背影”这条明线,本文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儿子的“泪”。
第一次流泪: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悲伤的泪)
第二次流泪: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动的泪)
第三次流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伤感的泪)
第四次流泪: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的泪)
小结:
倒叙聚焦C位,选材生活琐碎;明暗双线交织,父子情深催泪。
(二)细细品:解析色调与线条
照片需要显影液才能让图像清晰。这篇文字的“显影液”就是作者精准、克制的语言。下面,让我们给《背影》这张素颜照涂抹上“显影液”,细细品味语言如何在平凡细节和叙述节奏中让情感得以显现。
探究任务:
●积累一组形容词:将下列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并在文中找出所
在原句,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色调。
狼藉惨淡蹒跚肥胖颓唐
前两个词,是生活去掉了滤镜;后三个词,是父亲没有了滤镜。这五个词,显示出生活破碎甚至残酷的一面,显示出人生平凡甚至平庸的一面,呈现出世相的真实面目。
2.关注一个标点:阅读下面这组句子,观察其标点的运用,有什么特别之处?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
这段文字写父亲的犹豫,极琐细的事,极微妙的内心,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尤其是其中两个分号的使用,延长了叙述中的停顿,有一种滞涩之感,让读者越发具体地感受到父亲犹豫不决,省略了父亲很多的曲折心思,更见父爱的无微不至,也隐隐透露出父亲心境的迟暮,契合了“家中光景甚是惨淡”的氛围,为后文作者落泪做了铺垫。
3.体验一串动词:不看课文,在下列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动词;再对照原文,如果与原文一致,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填,如果不一致,说说原文好在哪里。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__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
(学生交流、分享。)
自由探究:父亲对儿子的爱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近乎木讷的语言、父子衣着的对比等。)
4.?感受一段心路历程:
品读下列语句,分析“我”在文中的复杂情感;可以结合教材“思考·探究·积累”二,进行简要概括。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难过、悲伤)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不理解、不耐烦;懊悔、自责)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不理解、不耐烦)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懊悔、自责、自嘲)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徐汇区2025-2026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八上12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创造宣言练习题(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甘肃省平凉市第七中学集团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7 藤野先生 课件-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11 三峡 课件-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苏州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3).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