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篇第十五章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是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作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癌症死因,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约90.6万例,死亡病例约83.0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的45.3%和47.1%,疾病负担尤为沉重。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病毒感染、肝硬化、环境毒素、代谢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约80%的肝癌患者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背景。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黄曲霉毒素暴露、糖尿病、肥胖等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病毒性相关肝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尤为明显。
在临床病理学特征方面,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根据大体形态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根据组织学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根据分子分型可分为增殖型、非增殖型等多种亚型。这种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形态学上,更体现在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对肝癌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
原发性肝癌的自然病程通常经历肝炎、肝硬化、异型增生结节和肝癌四个阶段,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建立有效的筛查监测体系,实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超声检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肝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早期肝癌,特别是小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仍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血清标志物的发现,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升,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加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
在治疗方面,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需要根据肿瘤分期、肝功能状态、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个体化制定。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其中,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但受限于供体短缺和手术适应证,能够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对于中晚期肝癌,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系统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然而,由于肝癌的高度异质性和复杂的肿瘤微环境,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亟需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东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肝癌高发区,发病率超过20/10万,而北美和欧洲等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通常低于5/10万。这种地域差异主要与HBV和HCV感染的流行程度、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以及医疗资源可及性等因素相关。在中国,肝癌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年龄分布上,肝癌高发年龄通常在4060岁之间,但在高发区,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和抗病毒治疗的推广,部分地区的肝癌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代谢相关肝病的增加,肝癌的总体疾病负担仍然严峻。
在分子发病机制方面,原发性肝癌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和关键基因的突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肝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约30%40%的肝癌患者存在CTNNB1基因突变或APC基因失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也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学改变,如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改变、非编码RNA表达失调等,同样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肝癌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肝癌的分子分型、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肝大、肝区压痛、腹水、脾大等体征。当肿瘤侵犯血管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肺转移、骨转移等。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肝癌的临床评估中,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石顶驱dq70bsc操作手册.pdf VIP
- 公务员职业职业规划.pdf VIP
- 反对自由主义 课堂展示.ppt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最感人的红色家书原文.doc VIP
-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ppt VIP
- 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团标标准解读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9课 辛亥革命(互动型授课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党政领导干部拟任县处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纸团的家》幼儿园社会活动PPT微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