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建筑史(第四讲)住宅与聚落1.古代住宅制度2.理想的居住形式——画中之宅3.住宅的结构类型4.各地住宅实例5.聚落实例——棠樾1.古代住宅制度臣庶室屋制度。宰相以下治事之所曰省、曰台、曰部、曰寺、曰监、曰院,在外监司、州郡曰衙。在外称衙而在内之公卿、大夫、士不称者,按唐制,天子所居曰衙,故臣下不得称。后在外藩镇亦僭曰衙,然亦在内者为尊者避,在外者远君无嫌欤?私居,执政、亲政、亲王曰遂为臣下通称,今帝居虽不曰衙,而在内省部、寺监之名,则仍唐旧也。府,馀官曰宅,庶民曰家。诸道府公门得施戟。若私门则爵位穹显经恩赐者,许之。(按,《周礼?天官?掌舍》曰棘门,以戟为门。唐制,官、阶、勋俱三品得立戟于门,因称显贵之家为戟门)在内官不设,亦避君也。凡公宇,栋施瓦兽,门设梐枑,诸州正牙门及城门,并施鸱尾,不得施拒(巨?)鹊。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簷,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P3600。1.古代住宅制度华林寺大殿外檐斗栱故宫太和殿藻井1.古代住宅制度百官第宅。明初,禁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凡官员任满致仕,与见任同。其父祖有官,身殁,子孙许居父祖房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三间,五架,用金漆及兽面锡环。家庙三间,五架。覆以黑板瓦,脊用花样瓦兽,梁、栋、斗栱、簷桷彩绘饰。门窗、枋柱金漆饰。廊、庑、庖、库从屋,不得过五间,七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瓦兽,梁、栋、斗栱、簷桷青碧绘饰。门三间,五架,绿油,兽面锡环。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屋脊用瓦兽,梁、栋、簷桷青碧绘饰。门三间,三架,黑油,铁环。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品官房舍,门窗、户牖不得用丹漆。1.古代住宅制度功臣宅舍之后,留空地十丈,左右皆五丈。不许挪移军民居址,更不许於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以资游眺。三十五年申明禁制,一品、三品厅堂各七间,六品至九品厅堂梁栋只用粉青饰之。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三十五年复申禁饬,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一二十所,随其物力,但不许放过三间。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明史?舆服志》P1671~P1672。2.理想的居住形式——画中之宅成都汉画像砖上表现的住宅辋川图(部分)王维绢本设色(日)圣福寺藏此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元代汤后士在其所著《画鉴》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此卷为唐人摹本,构图着色尚存唐人气息。王维(701—761)晚年归隐蓝田辋川,购居宋之间“蓝田别墅”。尝于清源寺壁上画《辋川图》,笔力雄壮。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崇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传世画作有《雪溪图》、《孟浩然马上吟诗图》、《雪山图》等。著有《王右丞集》。清溪渔隐图李唐全卷描绘钱塘一带山区雨后景色,绿树浓覆,坡泥湿翠,溪水湍流,前端有一村翁垂钓江苇间。此图用阔笔湿墨画树、坡地、石块,用劲细流畅的线条写水流、芦苇,用重笔焦刻画人物、板桥、渔舟和木屋。画面粗中有细,纵中有涩,重中有轻,使人感到力的运行的节奏美。2.理想的居住形式——墓中之宅陝西省博物館藏中堡村唐墓出土的三彩3.住宅的结构类型3.住宅的结构类型3.2井干与抬梁3.住宅的结构类型3.3墙体承重3.住宅的结构类型3.4窑洞3.住宅的结构类型3.5毡包4.各地住宅实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