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87.010
CCSG50
团体标准
T/CNCIA01042—2025
热固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术语和分类
Polyesterresinsforthermosettingpowdercoatings—
Terminologyandclassification
(发布稿)
2025-07-31发布2025-08-31实施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发布
T/CNCIA01042—2025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粉末涂料涂装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新表面
处理有限公司、安徽美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邦工业涂料(上海)有限公司、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粉
末涂料涂装分会。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安徽永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正杰科技有限公司、新中法高分子
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威海龙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睿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天松新材料
有限公司、江苏睿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江粉末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信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烟台枫林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喜泽荣制漆有限公司、广东艾勒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桑瑞斯高分子材
料有限公司、江苏百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山市向荣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周韦明、贾林、史国涛、王方银、杨华忠、赵忆鑫、薛亮、江建明、廖萍、毛世美、
王文军、邱锋利、齐华东、易小均、陈君、程鹏飞、潘双喜、伍明、卜永生、涂小荣、郑荣辉。
I
T/CNCIA01042—2025
热固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术语和分类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热固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领域使用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热固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
2术语和定义
2.1与聚酯树脂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2.1.1
聚酯树脂polyesterresin
由多元酸与多元醇缩聚制得的一类合成树脂。
注: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饱和聚酯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
[来源:GB/T5206—2015,2.198]
2.1.2
热固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polyesterresinforthermosettingpowdercoatings
由多元羧酸(或酸酐)、多元醇等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聚酯树脂,其数均分子量在1500~8000
范围内。
[来源:GB/T27808—2011,3.1,有修改]
2.1.3
饱和聚酯树脂saturatedpolyesterresin;SPR
由不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多元羧酸(或酸酐)、多元醇等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聚酯树脂。
2.1.4
端羧基饱和聚酯树脂carboxyl-terminatedsaturatedpolyesterresin
端位为羧基官能团的饱和聚酯树脂。
注:粉末涂料用端羧基饱和聚酯树脂推荐酸值>24mgKOH/g,羟值≤6mgKOH/g或酸值:17~24mgKOH/g,羟值
≤10mgKOH/g。
2.1.5
端羟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