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丰城九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2025.10.9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西周文献记载中已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一定发展
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缓和
C.促进民族的融合成为社会的共识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可知,由春秋到战国,华夏族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A项正确;题干体现了文明的融合,不是冲突,排除B项;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戎夷蛮狄融入华夏更多的是因为华夏族的文化吸引力,而非两者存在血缘上的认同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在战国时期,布币的流通范围从原先的“三晋”和“三川(即河、洛、伊三水流域)”地区,逐渐扩展到了燕国和秦国。它成为了北起辽宁辽阳(燕国的襄平)、南至河南(梁魏地区)、西达陕西(秦国)、东至山东西部边界(古代齐国的西界)的主要货币。由此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A.全国性统一大市场已经形成
B.布币成为了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
C.区域间的商贸联系得到加强
D.金属铸币的技术水平达到了高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布币的流通区域逐渐扩大,成为这些区域的主要货币,这说明,战国时期区域间商贸联系加强,C项正确;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并没有形成统一大市场,排除A项;布币为统一流通货币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和其他货币比较,也没有具体说明铸造技艺问题,不能得出金属铸币技术水平高,排除D项。故选C项。
3.西汉孔安国在《〈尚书〉序》中写道:“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刘向在《〈战国策〉序》中写道:“任刑罚以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这些可以佐证,秦朝()
A.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B.实行严刑峻法
C.知识分子流动加剧 D.政治腐朽黑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秦朝时期的中国。孔安国和刘向都批判了秦朝的焚书坑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A项正确;严刑峻法表现为轻罪重罚,焚书坑儒并不能反映出严刑峻法,排除B项;百家争鸣背景下,知识分子流动加剧,而秦朝的焚书坑儒行为结束了百家争鸣,知识分子流动并未加剧,排除C项;焚书坑儒只能证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不能直接佐证秦朝政治腐朽黑暗,排除D项。故选A项。
4.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据此可知。东吴的屯田()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缓和了东吴内部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可知,三国时期东吴位于江南地区,且推行屯田制和水利开发有利于农业发展,进而促进江南地区的发展,A项正确;屯田制促进了东吴实力的增长,但当时并非由东吴统一全国,该说法错误,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排除C项;屯田制有利于缓解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让贫困的老百姓有田种。同时,也可能加剧内部的阶级矛盾,如果管理不当,出现贪污和侵占的现象,会激发内部的阶级矛盾。但材料未涉及缓和矛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隋朝时期,西域高昌国(统治中心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兴办学校,教学内容“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这些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
B.得益于中原王朝开明民族政策
C.是中原文化对外来宗教传播的回应
D.加快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西域高昌国(统治中心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份素养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陕西省镇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过关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全真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纳溪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