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xVIP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郧阳中学2025级高一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两页,二十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早期“龙”形象介绍,据此可知( )

类型

年代

地位

辽宁阜新查海砾石堆塑龙

距今约7600—8000

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

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龙

距今约6500—6300

迄今黄河流域发现时代最早、成熟逼真的龙的造型

湖北黄梅焦墩卵石摆塑龙

距今约6000年

迄今长江流域发现时代最早、形象最成熟、形体最大的龙形图案

龙的真实性得到考古证实 B.长江流域开发进程落后

C.龙崇拜成为各地共同信仰 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不仅是“封邦建国”,更是一种对殷商及其联盟方国势力的“包围、隔离、监视、分解与重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西周分封制( )

具有鲜明的政治战略意图 B.继承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

C.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据文献记载,两周之际多支部族陆续向中原腹地迁徙,洛邑附近出现了戎、狄、蛮、夷等族群。这些族群积极参与列国会盟与争霸,与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在军事、政治领域的交流合作日渐密切。这一现象

()

有利于华夏族内涵的扩大 B.反映出周王室对边疆统治的强化

C直接导致了西周内部分裂 D.表明早期国家从松散走向了严密

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的结果之一就是官学瓦解,文化下移,私学兴起,从而催生出一个士人群体。士人群体针对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问题各抒己见,呈献各种政治方案供统治者选择。材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

士人主导了国家政治改革 B.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C.统治者开始改变治国策略 D.文化教育实现了普及

秦朝建立后,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密集的巡游,其中五次大规模巡游中,有四次是巡游关东六国故地,在东巡过程中都会举行封禅大典,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并多次立碑刻石谴责六国无道,颂扬统一功业和始皇英名圣德。秦始皇此举旨在()

塑造关东地区对秦朝的政治认同

实现对关东地区垂直管理

消弭关东贵族对秦人的心理隔阂

推动华夏一体观念的形成

《史记·平准书》载:“(汉武帝时)富商大贾或设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为此,汉武帝推行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这些政策的长期影响是( )

有利于解决北方边患的军费问题 B.促使商品经济走向繁荣

C.开创了古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D.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停止

《后汉书》记载,东汉中期以后,“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种现象长期蔓延,对东汉政治产生的深层影响是

( )

A察举制度名存实亡 B.地方豪强势力坐大

C.官僚集团道德滑坡 D.政权统治基础动摇

东汉灭亡后,北部民族大举南移,充当兵员和劳动人口,如董卓的军队主要来自羌族,刘备、曹操部队中有大量乌桓胡骑。晋文帝时期,归附的胡人高达八百七十万,以至于关中百余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一半。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频繁的战争使汉族失去了北方领地

游牧民族大举南下造成了国家分裂

“北民南移”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政局动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西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极为普遍。据《晋书·刘毅传》记载,中正官“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往往根据门第高低评定品级,导致“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这一现象反映的原因是( )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九品中正制的异化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儒家伦理的影响

东晋时期,门阀专权,君主的附属品宦官、外戚、太后在政治舞台都偃旗息鼓。北魏时期,国家在地方推行均田制,授田于民,冯太后、胡太后和宦官权倾内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北魏( )

统一了全国 B.门阀士族势力增强

C.强化了皇权 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北魏前期先祖祭祀以东庙为主,祭祀主神混乱,鲜卑旧俗居于主导。以西晋继承者身份自居的孝文帝继位后改革先祖祭祀制度,效法中原王朝营建太庙,并凸显太庙祭祀的地位。孝文帝此举意在( )

彰显锐意进取精神 B.塑造王朝正统地位

C.缓和南北民族矛盾 D.学习汉族先进制度

585年,隋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596年,隋文帝连续下诏,“幽、陇、泾、宁等州社仓,并于当县安置”,“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