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主旨概括题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docxVIP

散文主旨概括题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旨概括题(散文)命题特点及复习对策

(以近几年的试题分析为例)

近几年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中,除2021年和2020年考的小说阅读以外,其余年份均考了散文阅读。在散文阅读题中,几乎有一个必考的题目,那就是对散文主旨进行概括。由此可见,对散文主旨的把握在散文阅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散文主旨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我们阅读一篇散文必须要把握它的主旨,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它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反映了作者对一件事的立场、看法和主张。散文的主旨一般都不直接在文章里写出来,必须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自己领会和归纳概括。

近几年资阳市中考散文主旨概括题有:

2022年《一粒米的旅行》第17题:“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这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4分)

2019年《蓝瓷碗盛不下》第15题:文章结尾说“蓝瓷碗盛满了”,标题却是“蓝瓷碗盛不下”。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2018年《门前那棵桂花树》第15题:文章第3段和第4段中写鸟儿的内容能否删除?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

2017年《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第15题:请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2分)

除此以外,考查散文主旨概括的题目往往还有以下问法: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略说说……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从文中……一句话可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选文主要写了哪些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题目,有的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主旨,有的必须围绕文章主旨才能正确作答。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主旨”“启示”“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复习对策建议:

一、夯实基础,读懂散文的形和神

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首先要准确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所谓“形散神不散”,是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材料是“散”的,但一经布局谋篇,其“神”始终不散。

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即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采用了怎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散文的“神”就是散文的主旨,即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读一篇散文,应从“形”入手,旨在其“神”。如何分析散文的“形”?首先要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其次要理清散文的线索,如抒情散文一般都是以某种感情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对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应抓住所托之“物”、所借之“景”进行分析。

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它们是理解散文主旨的钥匙。这样的句子往往由作者直接点明,常常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联过渡的地方,形式上多为议论抒情句。它是作者对所描述内容的直接评价,是散文的“文眼”。

二、强化训练,教会解题步骤、方法和答题模式。

选取文质兼美的散文强化训练,尤其是近几年的中考题不要放过。

一粒米的旅行

①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

②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

③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剌”一声,游入秧田。

④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肆蔓延。只有这样氤氲的高温,一粒米才开始抽穗。三伏天,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噜咕噜地喝水,农人在拔草的间隙,坐在树荫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随身携带的水壶里,有一层厚厚的水垢。

⑤城里来的孩子,对农村所作的观察,是鹅眼状的。田埂上,迎面走来的水牛,一对大眼睛怯生生的。农人谚语:鹅眼看人时小,牛眼看人时大。牛的双眸,闪烁的是对土地的敬畏。

⑥一粒米邂逅爱情。这时候,稻田里有蛙鼓虫鸣。感情越炽热,温度越高,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子宫内灌浆发育。灌浆中的一粒米,阳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包浆。不远处,邻家女孩儿,坐在树下,静静地想着心思。

⑦湿热相伴,汗水同行。宋代诗人戴复古在《大热》中描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天太热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瓷窑,在酷暑的六月燃烧。何必埋怨天热呢,你看秋天的硕果,其实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孕育。在这样的天气耕耘,田里热得可怕,稻田的水,滚烫、滚烫,像是沸腾了一般,农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泼了一盆水上去,湿漉漉的……

⑧等到暑热消去,凉风起,农

文档评论(0)

英语教育找李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中小学英语教育相关教学设计,试卷定制,教案编写等,拥有十年经验,专业能力过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1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