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毛泽东诗词集》阅读测试题(附答案)(推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创作于()
A.1935年B.1936年C.1937年D.1938年
答案:B。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来到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在此写下了《沁园春·雪》。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远征”指的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红军长征D.解放战争
答案:C。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述的就是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长征期间,红军跨越了无数的高山大河,经历了艰难险阻,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革命精神。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的是()
A.项羽B.勾践C.秦始皇D.刘邦
答案:A。项羽在鸿门宴上,因沽名钓誉,放走了刘邦,后来反被刘邦所灭。毛泽东引用此典故,是告诫人民解放军要趁胜追击国民党残余势力,将革命进行到底。
4.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里的“苍龙”指的是()
A.日本侵略者B.国民党反动派C.封建军阀D.帝国主义
答案:B。当时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毛泽东展望革命前景,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苍龙”在这里象征着国民党反动派。
5.“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中的“橘子洲”位于()
A.长沙B.武汉C.南昌D.广州
答案:A。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毛泽东青年时期常在此处游泳、读书,对橘子洲有着深厚的感情。
6.下列诗词中,不是毛泽东所作的是()
A.《卜算子·咏梅》B.《浪淘沙·北戴河》C.《西江月·井冈山》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卜算子·咏梅》《浪淘沙·北戴河》《西江月·井冈山》均为毛泽东的诗词。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桥”指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港珠澳大桥
答案:B。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在此畅游长江后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赞美。
8.“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描写的是()
A.女民兵B.女战士C.女学生D.女工人
答案:A。这首诗描写了女民兵们在曙光初照的演兵场上,手持五尺枪进行军事训练的飒爽英姿,体现了当时广大女民兵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的精神风貌。
9.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中“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一线”指的是()
A.京广铁路B.京汉铁路C.粤汉铁路D.陇海铁路
答案:A。“沉沉一线穿南北”描绘了京广铁路像一条线贯穿中国南北的景象,当时的京广铁路由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组成。
1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
A.陆、海、空三军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D.古代的上军、中军、下军
答案:B。在红军长征中,“三军”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所以“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句诗承接上文,由眼前的秋景回忆起曾经和同学们一起在长沙的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间正道是沧桑。此句表达了自然界如果有感情,它也会因人事的变化而感到衰老,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才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3.《清平乐·会昌》中,“战士指看南粤,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更加郁郁葱葱。描绘了战士们指向南方的广东地区,看到那里一片生机盎然、草木茂盛的景象。
4.《采桑子·重阳》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战地黄花分外香。表达了虽然人生短暂易逝,但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在战争的环境中,重阳节的菊花显得格外芬芳。
5.《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雾满龙冈千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