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公路在建项目施工环境保护责任书
甲方(建设单位):XX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处
乙方(施工单位):XX工程有限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公路项目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切实加强XX公路(K0+000至K50+000段)在建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明确甲乙双方环境保护责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责任书。
一、环境保护目标
1.施工期各项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等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2.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沿线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质量达标。
3.保护项目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临时用地恢复率100%,植被恢复成活率不低于90%;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率100%,水土流失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4.杜绝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或造成人员伤亡、生态功能严重受损),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至50万元)年发生率不超过1起。
二、乙方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
(一)生态保护措施
1.严格按设计文件及环评批复要求使用临时用地,禁止超范围占用林地、耕地、草地等生态用地。施工前对临时用地表层熟土(厚度≥30cm)进行剥离,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围挡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表土回覆,按“占补平衡”原则恢复为耕地或种植当地适生草本、灌木(如狗牙根、紫穗槐),恢复区域设置1年养护期,确保植被成活率≥90%。
2.施工红线内古树名木(如项目区K20+500处树龄150年的香樟树)设置不小于5米的保护隔离带,悬挂保护标识牌,禁止机械碰撞、堆土碾压;施工涉及珍稀濒危植物(如项目区分布的野生榉树)时,提前15日向甲方及属地林业部门报备,由专业机构实施移栽保护,留存移栽过程影像资料。
3.落实水土保持方案,路基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防护”,每开挖2米及时设置截水沟(尺寸:底宽0.5m×深0.6m,边坡1:1)、临时拦挡(袋装土堆砌,高度≤1.5m);弃土场按“先拦后弃”原则,设置挡渣墙(浆砌石结构,墙高3m,顶宽0.6m)、截排水系统(梯形明沟,底宽0.8m×深0.7m),弃土分层碾压(每层厚度≤0.5m,压实度≥90%),坡面采用三维植被网+草灌结合防护(草种:黑麦草、高羊茅;灌木:胡枝子)。
4.避让野生动物活动期(如项目区野猪繁殖期4-6月、鸟类迁徙期9-10月),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禁止进入山林区域;施工便道穿越动物迁徙通道(K35+200至K35+800段)时,设置2米高金属围栏引导动物通行,每50米设置反光警示标志,禁止施工人员捕猎、投喂野生动物。
(二)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控制:施工场地、临时道路每日定时洒水(干燥天气≥4次/日,大风天气≥6次/日),配备雾炮机(射程≥50米)1台/2公里,TSP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上传甲方监控平台)1套/5公里;水泥、砂石等易扬尘物料密闭堆放(覆盖防尘网,网目密度≥800目/100cm2),运输车辆采取篷布覆盖(覆盖率100%)、出场前清洗(设置长度≥10米的冲洗平台,配备高压水枪);沥青拌合站安装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排放口高度≥15米,定期检测颗粒物浓度(每季度1次)。
2.水污染控制:施工废水(机械冲洗水、混凝土养护水)经三级沉淀池(尺寸:1池3m×3m×2m,2池2m×2m×2m,3池1m×1m×2m)沉淀后循环使用,回用水浊度≤50NTU;桥梁桩基施工(K15+000跨河桥段)采用泥浆护壁工艺,设置泥浆池(容积≥桩基体积1.5倍),池体采用HDPE膜防渗(厚度≥1.5mm),废泥浆经脱水干化(压滤机处理,含水率≤60%)后运至指定弃土场;生活污水(施工营地)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20m3/d,采用A/O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标准,用于场地洒水、绿化灌溉。
3.噪声污染控制: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如电动打桩机替代柴油打桩机,噪声值≤85dB),高噪声设备(空压机、破碎机)设置隔音棚(彩钢板+吸音棉结构,隔音量≥20dB);施工噪声敏感点(K5+000处XX村,距离红线50米)设置2米高隔音屏障(金属吸声板,吸声系数≥0.8),夜间(22:00-6:00)禁止进行打桩、爆破等高噪声作业(确需连续施工的,提前3日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申请,获批后向周边居民公告);定期开展噪声监测(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