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VIP

节假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节假日消防安全:平安祥和的“防火墙”

节假日,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与家人朋友欢聚的美好时光。然而,在这份欢乐与祥和背后,消防安全隐患也常常悄然滋生。用火用电集中、人员流动频繁、庆祝活动增多等因素,都可能使火灾风险陡增。因此,在节假日期间,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消防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贡献。本资料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份实用的节假日消防安全指南,共同构筑平安祥和的“防火墙”。

一、思想上的“弦”要绷紧:节假日消防安全的特殊性

节假日的消防安全,因其环境和行为的特殊性,具有与平日不同的风险点:

1.用火用电用气集中化:烹饪美食、装饰照明、取暖设备、娱乐设施等的大量使用,使得能源消耗激增,线路和设备负荷加大。

2.人员聚集密度增高:商场市场、旅游景区、酒店饭店、娱乐场所等往往人满为患,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难度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3.消防安全意识易松懈:节日期间,人们沉浸在欢乐氛围中,容易放松对消防安全的警惕,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危险行为疏于防范。

4.节庆活动风险突出:燃放烟花爆竹(部分地区允许)、点烛焚香、篝火晚会等活动,若操作不当或监管不力,极易引发火灾。

5.值班值守力量可能弱化:部分单位在节假日期间人员轮休,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力量相对薄弱,初期火灾处置不及时易酿大祸。

二、行为上的“关”要把严:节假日消防安全防范要点

(一)居家防火,细节决定安全

家庭是节假日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火的重中之重。

1.厨房安全是“主战场”:

*烹饪时,应有人照看,不随意离开。油锅起火时,立即用锅盖盖灭,切勿用水泼浇。

*用完燃气后,及时关闭总阀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灶具是否老化、泄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报修。

*抽油烟机要定期清洗,避免油垢堆积引发火灾。

2.用电安全是“生命线”:

*不超负荷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节日期间新增电器较多,应检查家中总开关容量是否匹配。

*选择合格的电器产品,不使用“三无”电器和劣质插座。

*电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拔掉插头,尤其像电热毯、电暖器等大功率取暖设备,睡前务必断电。

*手机、充电宝等充电时,避免长时间充电和过度充电,远离易燃物。

3.取暖防火要“留心眼”:

*使用炭火、电暖器等取暖设备时,要与窗帘、被褥、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不在取暖设备上烘烤衣物。使用炭火取暖时,注意保持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4.焚香点烛有“规矩”:

*节日期间点烛、焚香祭祀时,应远离可燃物,放置在专用的、不易燃的容器内,并有人看管。

*切勿在床头、窗帘旁等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

5.阳台楼道要“保畅通”:

*不占用、堵塞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

*阳台不堆放杂物,尤其是易燃易爆物品,以免成为火灾蔓延的“助推器”。

(二)公共场所,警惕“人多火险”

节假日前往公共场所,更要提高消防安全警惕:

1.“识路”很重要:进入商场、酒店、影院等场所,首先要留意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记住疏散方向。

2.“观情”不可少:注意观察场所内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3.“守纪”是底线: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不在禁烟区吸烟,不乱扔烟头。

4.“冷静”是关键:如遇火情,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盲目跟从人流,应根据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

(三)出行在外,安全“不放假”

1.自驾出行查“车况”:检查车辆电路、油路、灭火器是否正常有效,不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2.入住酒店看“通道”:入住后熟悉酒店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必要时可以实地走一遍。

3.景区游玩护“草木”: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草原,不在禁火区域吸烟、野炊,不乱扔未熄灭的烟头。

(四)烟花爆竹,燃放“有章法”(适用于允许燃放地区)

1.合法购买是前提:到正规销售点购买合格产品。

2.安全燃放是核心:选择空旷、无可燃物的场地,远离人群、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儿童燃放须有成人监护。

3.文明观赏是素养:不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投掷烟花爆竹,不燃放具有伤害性的烟花爆竹。

4.余火处置要彻底:燃放后及时清理现场,确认余火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

三、应急上的“招”要学会:火灾处置与逃生自救

“小火快跑,大火关门”,面对火灾,科学处置至关重要。

1.迅速报警: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讲清着火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初期火灾扑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若火势较小,可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消防栓或湿棉被、湿衣物等进行扑救。使用灭火器时,记住“提、拔、握、压”四字诀,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

文档评论(0)

刘建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