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以下关于汉语声调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其中入声在普通话中完全消失
B.普通话声调由音高变化构成,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C.吴方言保留了入声,但没有浊音声母
D.粤方言的声调数量少于普通话
答案:B(解析:普通话轻声是失去原有调值、音长变短的特殊变调;A项入声在普通话中归入其他声调但未完全消失;C项吴方言保留浊音声母;D项粤方言声调约9-10个,多于普通话4个)
2.《说文解字》中“六书”的正确排序是()
A.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C.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
D.形声、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答案:A(解析:许慎《说文解字·叙》明确排序为“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此处题目存在常见教学争议,实际正确排序应为许慎原文顺序,但近年学界修正为更符合造字逻辑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前四书,转注假借为用字法,故本题按通行教材答案选A)
3.下列哪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
A.国家、窗户、质量
B.动静、忘记、睡觉
C.兄弟(指弟弟)、妻子(指配偶)、干净(指洁净)
D.作息、好歹、缓急
答案:D(解析:偏义复词指并列结构中只有一个语素表义,如“作息”偏指“作”,“好歹”偏指“歹”;A为并列复合词;B“忘记”偏指“记”错误,实际“忘记”是联合结构;C为词义缩小)
4.以下关于“雅言”的描述,错误的是()
A.雅言是周代通行的标准语,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
B.孔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说明雅言用于正式场合
C.雅言以王畿地区(今河南洛阳一带)的方言为基础
D.雅言在汉代被“通语”取代,二者语音体系完全不同
答案:D(解析:雅言与通语是不同时期对标准语的称呼,语音体系有传承关系;ABC均正确)
5.下列诗句中,符合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答案:A(解析:《登鹳雀楼》是五言绝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符合粘对规则;B为古体诗,失对;C失粘;D“觉”古音入声,实际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失对)
6.关于“汉字拉丁化”运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
B.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实施标志汉字拉丁化成功
C.钱玄同提出“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的激进主张
D.汉字拉丁化运动完全否定了汉字的文化价值
答案:A(解析:卢戆章1892年创制切音新字,是汉字拉丁化早期尝试;B汉语拼音是辅助工具,非拉丁化;C钱玄同主张“废汉文”但未提世界语;D运动中存在理性派肯定汉字价值)
7.下列哪项属于“礼”在周代的核心功能()
A.规范日常饮食起居的具体细节
B.区分等级身份,维护社会秩序
C.规定祭祀仪式的器物与程序
D.约束个人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
答案:B(解析:周礼本质是“别贵贱,序尊卑”的等级制度;ACD是具体表现)
8.以下关于“方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语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是语音特征
B.湘方言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新湘语受赣语影响
C.闽方言内部差异极大,有“十里不同音”之说
D.客家方言是古代中原话的“活化石”,与普通话无语音对应规律
答案:D(解析:客家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系统的语音对应规律,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ABC正确)
9.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是()
A.朝三暮四
B.见贤思齐
C.游刃有余
D.望洋兴叹
答案:B(解析:“见贤思齐”出自《里仁》“见贤思齐焉”;A出自《庄子·齐物论》;C出自《庄子·养生主》;D出自《庄子·秋水》)
10.关于“六书”中的“形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成,形符表示意义范畴
B.“江”“河”是典型形声字,形符“氵”表义,声符“工”“可”表音
C.形声字占汉字总数90%以上,是最能产的造字法
D.声符在发展中完全失去表音功能,如“海”的声符“每”不表音
答案:D(解析:声符多保留古音线索,“海”上古音晓母之部,“每”明母之部,韵部相同;A-C正确)
11.以下哪项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科学定义()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B.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融合各地方言优势形成的通用语言
C.普通话与方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