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北京四十四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2026届北京四十四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届北京四十四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C.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Na—1个钠元素 B.Cu2+—+2价铜元素

C.O—1个氧离子 D.2N2—2个氮分子

4.芯片是计算机、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硅为材料制成的,硅酸钠(Na2SiO3)是其中重要的中间物质,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1 C.+4 D.+6

5.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6.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制备的氧气变多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得到氧气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3

2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值

30

3

8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

D.待测值为13

8.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9.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张青莲

10.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酿米酒 B.切黄瓜 C.磨豆浆 D.剪窗花

1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A.负极与正极的体积比是1:2

B.a试管中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D.将b试管中的气体移近火焰可能发出爆鸣声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过滤

D.读取液体体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从2019年8月上中旬开始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出现了超过7万次的火灾,超过80万公顷土地被火焰吞噬。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减少灾难的发生。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化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

(2)图1中实验1、3对照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

(3)图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老师展示了如图2所示实验: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

A必须用力上下振荡B要有可燃物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5)老师和同学们又一起完成了图3所示的趣味实验: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隔绝氧气B撤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D降低着火点

(6)在实验时,有同学不小心在燃着的酒精灯上方撒落了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25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