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重点专项过关练习):默写(新版202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VIP

期中(重点专项过关练习):默写(新版202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期中(重点专项过关练习):默写-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1.“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主题班会第二小组搜集了意蕴丰富的古诗文。请根据你的理解,把空缺处的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思乡念亲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园情”,写《折扬柳》的笛音唤起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哲理情思

(2)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一山放出一山拦”,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

独特景象

(3)王维《竹里馆》中“,”写出了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幽美景象。

军旅生活

(4)《木兰诗》中“,”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描写了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情景。

2.阅读下面语段,补写合适的诗文。

报国之志

①,②。(展现了女英雄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北朝民歌《木兰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③。(龚自珍《己亥杂诗》)

哲思智慧

④,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⑤,⑥。(诗人告诉我们不放弃希望,就能绝处逢生。)(陆游《游山西村》)

⑦,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达到一定高度就不易被蒙蔽。)(王安石《登飞来峰》)

讽刺叹惋

商女不知亡国恨,⑧。(杜牧《泊秦淮》)

可怜夜半虚前席,⑨。(李商隐《贾生》)

自然人文

⑩,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3.语境默写

(1)古人常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之情。王湾行舟江上,见①“,”(《次北固山下》)之景,引发了对新旧交替的人生思索;李白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在诗中以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妙想象,遥寄对友人的牵挂;马致远羁旅天涯,目睹萧瑟的秋景,不禁发出③“,”(《天净沙·秋思》)的喟叹;唐代诗人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也借“不知何处吹芦管,④”来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

(2)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在诵读的古代优秀诗文中,有一些带有否定词的诗句,而且这些否定词古今意义变化不大。

如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用⑤“,”感叹想登高却无人送酒的惆怅、凄凉;否定词也有增加情感的作用,如李白吟诵⑥“,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当否定词与反问句连用,那么情感愈加强烈,如《论语》⑦“,?”告诉我们学习之后要按时温习是快乐学习的方法。

4.默写

(1)古诗文中,自然之景常常寄托诗人情思。王维在《竹里馆》中以“,”描绘出清幽静谧的月夜之景;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里用“,”借笛声抒发思乡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中以“,”表达偶遇故人时的复杂情感;韩愈在《晚春》中用“,”展现暮春时节花草争艳的热闹场景。

(2)家国情怀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木兰诗》中“,”展现木兰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整理了一段文字,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修辞是语文殿堂最灵动的音符。同样是拟人:王维在如水月华下,借“①,②”(王维《竹里馆》)的妙句传达隐居生活的美好,韩愈则用“③,④”的巧思展现杨花榆荚飘舞弄春的灵动(韩愈《晚春》);岑参羁旅途中以“⑤,⑥”(岑参《逢入京使》)的夸张表现亲人远隔的悲伤;《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⑦,⑧”李白则用通感,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