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呼吸喘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分实喘和虚喘。发作急剧,声高而气粗,呼出为快。多为病邪壅塞肺气所致,属实喘;来势较缓,喘声低微,气怯声低,吸入为快,动辄加剧。为肾不纳气或肺气虚衰,属虚喘。哮呼吸急促,喉中如有哮鸣声,哮证有寒热之别,时发时止,反复难愈。上气气促咳嗽,气逆喉间。多为痰饮内停,或阴虚火旺,气道壅塞。3.咳嗽(测肺病寒热虚实)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咳声重浊为肺实;咳声低弱少气或久咳声哑多为虚证;咳声阵作,终止时作鹭鸶叫为百日咳;若咳声如犬叫,可见于白喉。4.呕吐有胃内容物自口而出为呕吐。呕吐来势较缓,声低物清,属虚证或寒证;呕吐来势较猛,声亮物浊,属实证或热证。5.呃逆胃气自喉间冲逆而上,不能自已,即“打呃”。呃逆频频,连续有力,高亢而短,属邪热客胃。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多属脾胃虚寒。呃逆在临床上是观察胃气存亡的重要指标之一,久病、重病出现呃逆为胃气将败的危重征兆。“久病闻呃尤可惊”二、嗅气味包括身体、口腔、呼吸和各种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气味臭秽或腥臭多为实证热证;气味清淡者多为虚寒。了解病程长短、病邪轻重及寒热属性。1.口气口腔发出的气味。口气酸腐,嗳气酸馊多为内有宿食,消化不良口气秽浊多由胃中湿热停滞;口气腥腐可见于内痈或牙疳。2.鼻气指鼻腔分泌物及由鼻呼出的气味鼻涕腥臭黄稠为鼻渊;鼻气秽臭而鼻腔干燥,嗅觉减退,甚至不闻香臭,为鼻藁。3.汗气由汗出过多而产生。汗有腥臭为湿热蕴蒸;瘟疫病人汗气臭秽为热毒甚;水肿患者汗出有尿臭味,为肾气衰败。4.排出物的气味痰咳吐浊痰腥臭,为热毒炽盛,多见于肺痈;痰液清稀而无腥臭为寒痰。二便小便黄赤浊臭为湿热;小便清澈而臊臭为寒证。大便臭秽为湿热;粪便酸气伴未消化物多为食滞。5.某些疾病的特殊气味有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出现特殊的臭气。如肝昏迷的病人呼出的气体有氨味,称为肝臭;消渴病人危重阶段可有烂苹果的气味;尿毒症者有尿臊气;晚期肿瘤或危重病人会出现腐臭或戾臭等。问诊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来了解疾病的开始、发展以及治疗经过、目前症状和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的问诊内容与现代医学中“问病史”多相同,但有其独到之处,现介绍如下。原版十问歌赋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新编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一、问寒热寒:怕冷的感觉。自觉寒冷得温不缓解者为恶寒;得温可缓解者为畏寒。热;发热,包括体温高,或自觉热,或他觉热三种。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主表证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风寒;发热重而恶寒轻为外感风热;2.但寒不热只觉怕冷而不发热,多为里寒证。新病畏寒多为实寒;久病畏寒多为虚寒。3.但热不寒但觉发热而不怕冷,多为里热证壮热:高热不退,只恶热不恶寒主里实热证潮热:定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有一定规律。阳明潮热:日晡潮热,热势高,伴腹胀便秘;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骨蒸潮热,伴盗汗;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见头身困重低热:轻度发热,热势低,多在37-38度;可见于温病后期或内伤杂病。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往来,为邪结半表半里,正邪交争之象,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二、问汗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常人进食辛辣,或体力活动,或情绪变化,或气温升高,或衣被过厚等均可使汗出增多。但当汗无汗或汗出过多或伴异常感觉时,则为病理现象。1.表证辨汗表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内科学----第四节-消-渴1.ppt
- 中医内科学总论专家讲座.pptx
- 中医伤寒论序培训课件.ppt
- 中医伤寒论序专家讲座.pptx
- 中医神阙穴专题专家讲座.pptx
-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ppt
- 中医四诊八纲论述.pptx
- 中医外科多媒体病历分析专家讲座.pptx
- 中医外治疗法简介专家讲座.pptx
- 中医学化湿药专家讲座.pptx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