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期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VIP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期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25-2026学年第一学高二期中测试卷

历史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4小题,每个2分,共48分)

1.西周时期的法,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铸刑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C.巩固了礼乐教化的地位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2.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王中肩”。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春秋争霸战争 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 D.统一条件已成熟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库藏充溢,商业繁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步。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均田制的实施 B.国家统一的实现 C.民族矛盾消弭 D.政局的长期稳定

4.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些使节既在外交中维护国家荣誉,又成为了南北文学、学术和经济交流的媒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B.鲜卑族失去对政权的控制

C.南方政权的整体实力占优势 D.门阀士族垄断了国家政权

5.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王拱辰的夫人病逝后,又由薛家动议“再娶其妹”。后来此二人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彰德军节度使等。上述二人的经历折射出宋代()

A.门第观念在婚姻中仍占据主导 B.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C.外戚势力已成为政治权力核心 D.官员选拔完全不受家世影响

6.元代中央政府设御史台,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并称为中枢三大官府。对于其关系,忽必烈曾如此评价:中书省是左手,枢密院是右手,而御史台就是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可用于探究,元代()

A.官僚政治体制日趋成熟 B.行政权与军权被严重削弱

C.监察运作规范具体详细 D.监察制度建设的本质目的

7.明朝统治者十分关注地方官员在应对灾荒时的作为,将“妥善安置流民,恢复地方生产”列为官员政绩考核的关键指标。《大明律》规定:“凡地方有灾,官员隐匿不报或虚报灾情者,杖八十,若因此导致严重后果,加重惩处。”这表明明朝()

A.官员选拔机制别具一格B.加强法律执行力度C.社会救济体系全面构建D.重视稳定社会秩序

8.明嘉靖中期,陕西蒲城要求在乡儿童于望日在社庙集合,参加圣谕宣讲,从而了解长幼尊卑,避免违法失礼。雍正十年(1732年)以后,清朝在湖南永绥、粤东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开设义学,宣讲《圣谕广训》,使苗、黎儿童渐知礼义,然后课以经书。这可以反映出明清时期()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C.边疆局势日趋稳固D.突破传统的治理范式

9.秦朝修筑长城以御匈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统辖吐蕃事务;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定。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措施()

A.强化了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 B.贯穿了“大一统”思想

C.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

10.1913年,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以上者,得应文官考试。”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除被夺公权、受破产宣告、品行不端、吸食鸦片、因赃私受罚、身体不便者,“凡中华民国国民并具备规定资格者,可以参加相应类别的考试”。对这一发展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职业选择 B.制度变革塑造新式国民C.选官更趋向于公平开放 D.官制摆脱传统伦理束缚

11.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

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12.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宣告把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截至1949年底,除了东北、西藏、新疆等地区外,人民币已基本占领全国市场。这一举措()

A.加强了干部的廉政建设 B.消灭了投机倒把行为C.实现了财政经济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