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上海钢铁工业的兴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洋务运动与上海钢铁工业的兴起

上海钢铁工业起始于晚清的洋务运动。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政府为制造枪炮需要,向英国购进3吨酸性炼钢平炉1座,在官办的江南制造局建造炼钢厂。翌年投产,日产钢10吨,开上海钢铁工业之先河。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在城南高昌庙地区(今制造局路)辟地27亩,建设新的炼钢厂,又购进15吨酸性炼钢平炉1座,并陆续购置1吨转炉一座1.5吨、3吨电炉各一座,直径400~914毫米轧钢机4套、冷轧机5套、卷铁皮机1台,2000吨水压机1座等设备,生产圆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字钢、6~18毫米钢板、枪筒钢、炮筒钢等,供制造枪枝、快炮、舰艇及其他机件等军需之用。投产5年产钢7989吨,最高年产量2056吨。因其所产枪炮长期落后,抑制了炼钢生产,光绪二十四年后,钢年产量下降到500~600吨,炼钢厂陷入一蹶不振的局面。后该厂几经易名,独立建制为上海炼钢厂,于抗日战争前夕,主要生产设备迁往重庆,结束了上海首家钢铁企业的历史。

辛亥革命后,上海民族钢铁工业开始崛起。民国2年(1913年),民族资本家陆伯鸿受上海市总商会委托,赴美、英、法等国考察钢铁工业。回国后,利用其在实业界、金融界的影响集资合股,在浦东周家渡西村(今上南路300号)创建上海第一家民营钢铁厂——和兴化铁厂,向德国购进10吨高炉1座,于民国7年8月18日建成投产,日产生铁12吨左右,利润颇丰,开工3月所获盈利相当于原投入资本。民国9年又从德国购进20吨高炉1座,月产生铁1000吨左右,销与上海的兵工厂、机器厂、翻砂厂及铁号。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国家的生铁来华倾销,导致和兴化铁厂严重亏损,被迫歇业。民国11年,和兴化铁厂追加资本,增地60亩进行扩建,从德国购进10吨酸性炼钢平炉2座,直径500毫米轧钢机1套,扩建成炼铁、炼钢和轧钢一体化的钢铁生产企业,定名和兴钢铁厂,民国14年2月投产,生产硬钢和竹节钢材,但又遭西方国家的压价竞争,民国16年2月,和兴钢铁厂又被迫歇业。10多年内,和兴厂接连两次遭到沉重打击,两起两落,陷入了困境。民国22年,中兴煤矿公司承租该厂,改组为新和兴钢铁厂,恢复生产。

上海的民营轧钢企业自民国10年开始发展起来。第一家荣泰管子厂,用进口带钢以手工加工方式复制成焊接钢管,供本厂制造西式铁床专用。由于铁床畅销,带动发展了合兴床厂、公兴铁厂、永兴机器厂、祥兴钢管厂等一批复制加工型企业。随后,民族资本家荣锡九等集资创办大通五金钢管制造厂,用进口带钢复制加工电线套管,产品畅销全市,并外销南洋地区,成为上海市第一家钢材出口民营企业,还带动发展了新成钢管制造厂、大成钢管制造厂等一批钢管企业。永大机器厂、鑫大拉管厂等还用进口无缝钢管通过拉拔复制小规格无缝钢管。民国17年起,还涌现了一批以进口带钢复制打包铁皮的专业生产企业。经历10多年的开拓,上海复制钢材行业的门类、品种和产量都获得了发展。

记轧钢厂、源顺钢厂、华胜钢厂、利用制铁厂、安远制铁厂、沪江制铁厂、华东钢铁厂、兴业钢铁厂、亚洲钢品制造厂、兴中铁厂、联一钢料制造厂、东方钢业厂等一批钢铁企业,推动了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但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上海钢铁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就连官商合股的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也无法维持生产,不仅欠交客户1200多吨钢材,还拖欠职工工资。随着解放战争逼近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还派兵看守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亚细亚钢业厂、日亚钢业厂和茂兴钢铁厂等,强行征购钢材用筑碉堡。解放前夕,上海钢铁企业大多数处于停产歇业的窘境。

旧中国的上海钢铁工业,经历了60年兴衰起落曲折发展的道路,至1949年5月解放时为止,共有冶炼、热轧钢铁企业31家,冷轧钢、焊接钢管、复制无缝钢管、冷拉型钢等小厂34家。主要冶炼设备有:10~25吨高炉3座,10~15吨平炉3座、1~3吨电炉7座、1~1.5吨转炉4座。主要轧钢设备有:直径178~500毫米轧钢机29套、复二重式线材轧机1套。冶炼产品主要有:100毫米普碳钢锭、12吨以下铸钢件;钢材品种主要有:线材、竹节钢筋、中小型钢、冷轧带钢、打包铁皮、气焊管、冷拉复制钢管及棒材、元钉、鱼尾板等。全行业职工共4000人。全行业年产钢的能力3万吨,钢材7~9万吨,1949年上海解放当年钢产量仅5233吨,钢材15040吨。远低于抗战前的水平。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