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殷(yān)红载(zài)重劲(jìn)敌戛(jiá)然而止
B.拘泥(nì)模(mú)样折(shé)本强(qiǎng)词夺理
C.刹(chà)那哺(pǔ)育契诃(hē)夫浑身解(xiè)数
D.慰藉(jí)翘(qiáo)首契诃(kē)夫锐不可当(dāng)
答案:B
解析:A项“劲敌”的“劲”应读jìng;C项“哺育”的“哺”应读bǔ;D项“慰藉”的“藉”应读j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寒暄宣泄走头无路世外桃源
B.松弛竣工川流不息再接再厉
C.脉搏赃款人情事故重峦叠嶂
D.辐射籍贯金榜提名莫衷一是
答案:B
解析:A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C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D项“金榜提名”应为“金榜题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许多传统村落改头换面,焕发出新的生机。
B.他在学术研究上精益求精,每篇论文都经过反复修改,真可谓咬文嚼字。
C.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
D.这篇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人物形象鲜明,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答案:C
解析:A项“改头换面”含贬义,指表面改变,实质未变,与语境不符;B项“咬文嚼字”指过分斟酌字句,含贬义,此处应用“字斟句酌”;D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不能形容情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开展“乡村阅读”活动,使村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B.能否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C.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D.实施“双减”政策后,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班长着急地问道。
B.我们要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是创新?
C.他的散文集《乡土记忆》包括“老井”“戏台”“村路”等多篇文章。
D.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案:D
解析:A项问号应放在“同志们”后,改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B项选择问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内的篇名应用书名号,改为“《老井》《戏台》《村路》”。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B.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等作品。
C.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D.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答案:B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而非《朝花夕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论语·学而》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2)长河落日圆(3)人有悲欢离合(4)蜡炬成灰泪始干(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它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乡村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
乡村文化记忆的保护,关键在于“活态传承”。传统的“博物馆式”保护,将文化符号固化为展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