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简述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法律条文
《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构成要件“四件套”
客体:公私财物所有权
包括动产、不动产、财产性利益(如债权的设立、债务的免除)。
案例:2018年“虚假诉讼骗房案”,被告人伪造借条起诉受害人,法院判决将房产抵债。最高法指导案例明确:通过虚假诉讼骗取法院裁判,以诈骗罪论处。
客观方面:使用欺骗方法+取得财物+数额较大
欺骗方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电信诈骗:伪基站、嗅探、GOIP设备;
婚恋诈骗:伪装高富帅、白富美;
购物诈骗:“正品代购”发空包;
传销诈骗:以“国家项目”为名,层层拉人头。
因果关系:被害人因欺骗产生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若被害人并未产生错误认识,或出于怜悯、赠予目的交付财物,则不构成诈骗。
案例:广州“跪地乞讨”案,行为人假称女儿患白血病,但路人根本不信只是出于同情施舍,法院认定不符合“错误认识+处分”因果链,改判为招摇撞骗罪。
数额标准
“数额较大”起点: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5000元;
广东、天津:6000元;
其他地区:3000—5000元。
司法解释明确:电信网络诈骗金额达3000元即入罪,门槛减半,体现从严打击。
主体:一般主体
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不能构成诈骗罪,但可构成合同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特殊诈骗。
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司法实践通过“七看”综合认定:
1.看履约能力;2.看资金去向;3.看逃跑、隐匿;4.看是否肆意挥霍;5.看是否抽逃、转移;6.看是否隐匿、销毁账目;7.看是否继续欺骗。
易混淆罪名区分
盗窃罪:被害人无“处分意识”。如调包二维码案,顾客扫码支付,钱却流入被告人账户,法院认定顾客无“处分债权给被告人”的意思,定盗窃。
侵占罪:合法持有后非法占有,如快递员代收货款后卷款潜逃。
民事欺诈:主观无非法占有目的,仅是为了促成交易、获取溢价,通过民事诉讼救济。
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诈骗团伙提供银行卡、U盾、支付宝账户,即使未直接参与话术,也可构罪。
案例:2022年“卡农”案,大学生吴某出售10套“四件套”获利8000元,关联诈骗金额120万元,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6个月。
主从犯区分
老板、主管、技术骨干认定主犯;前台、客服、兼职学生一般认定从犯,可降档处罚。
量刑情节
从重:诈骗救灾款、防疫物资、养老金;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诈骗残疾人、老年人。
从轻:全部退赔退赃;取得谅解;初犯、偶犯;认罪认罚。
案例:2023年重庆“宝妈刷单”诈骗案,被告人退赔30万元并获谅解,检察院作出相对不起诉。
典型案例剖析
“杀猪盘”
2021年江苏南通黄某伪装“成功投资人”,与受害人网恋3个月,诱导其在虚假平台投资比特币,共计诈骗168万元。法院认定数额特别巨大,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2年,罚金30万元。
“冒充公检法”
2020年深圳“11·08”特大电信诈骗案,团伙冒充“北京刑警”,以“洗黑钱”为由恐吓老人转账,全国共骗1.2亿元。主犯林某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AI换脸”新类型
2023年浙江首例“AI换脸”诈骗,行为人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冒充受害人好友微信视频借钱,10分钟骗走245万元。公安部牵头打掉全链条团伙,以诈骗罪批捕23人,标志着技术升级背景下的刑法应对。
防范锦囊
谨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启用“延迟到账”+“交易笔笔提醒”;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
公司财务建立“双岗复核+大额当面确认”制度,防止“冒充老板”QQ指令汇款。
诈骗罪的本质是“用谎言偷走你的财产”。无论话术如何翻新,只要牢牢把握“欺骗→错误认识→处分→损失”四步逻辑,就能在迷雾中看清犯罪真身。法律之网不断升级,技术之盾日益坚固,但最终能守住钱袋子的,仍是你的“一键核实”与“多想一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