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阴山北麓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性质的试验研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区域概况
阴山北麓作为中国北方生态防线的关键地带,处于半干旱气候区向干旱气候区的过渡区域,年均降水量仅200-400毫米,且降水集中在夏季,蒸发量却高达1500-2500毫米,干旱成为常态。这里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处,长期的农牧活动交替,使得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耕地在春季翻耕后,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草地则因过度放牧,植被覆盖度下降,产草量减少。在强劲的西北风作用下,每年春季的大风日数可达20-30天,瞬间风速常超过15米/秒,极易引发土壤风蚀,导致大量肥沃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直接威胁到当地农牧业生产与居民生活。
例如,在四子王旗部分区域,由于长期的不合理耕作与过度放牧,土壤风蚀模数高达5000-8000吨/(平方公里?年),农田逐渐沙化,不得不弃耕,草原植被退化,出现大面积的裸地,风沙危害日益严重,甚至影响到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沙尘天气频发。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作为衡量地表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其数值大小直接决定了近地表风速的衰减程度以及风沙起动的难易程度。在阴山北麓这样的生态脆弱区,深入研究其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性质,对于理解风沙运动规律、评估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科学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野外观测、室内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阴山北麓不同地表类型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性。具体目标包括:精确测定耕地、草地、间作农田等典型地表在不同季节、不同植被生长阶段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分析土壤质地、植被高度、覆盖度、生物量等因素对粗糙度的定量影响,构建粗糙度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对比不同耕作措施(如免耕、深松、秸秆还田)下的粗糙度差异,明确保护性耕作对提升地表粗糙度、防治风蚀的作用机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区域风蚀模型,提高风蚀预测的准确性,为阴山北麓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从科学意义角度而言,阴山北麓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农牧交错带地表过程与生态响应的天然实验室。深入剖析该区域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性质,有助于完善风沙物理学中关于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风-地相互作用理论;揭示不同地表类型粗糙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演变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数据支持;同时,本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小气候调控等相关学科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植被覆盖度与粗糙度关系方面,Wolfe等学者通过大量的风洞实验与野外观测发现,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可提高20%-50%,植被通过增加地表的糙率,有效降低了近地表风速,阻挡了风沙运动。在沙粒粒径对粗糙度的影响研究中,Bagnold提出经典的1/30定律,认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约为床面沙粒直径的1/30,但后续研究也指出,该定律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存在局限性,实际粗糙度还受到沙粒形状、排列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国内研究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地表粗糙度的影响方面。刘晓冰等人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和免耕措施可使农田地表粗糙度提高1-3倍,显著增强了农田的抗风蚀能力。然而,针对阴山北麓这类农牧交错带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地表类型或特定季节,缺乏对不同地表类型在全年尺度上的综合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模式下,粗糙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机制研究尚不完善,特别是在间作农田等复杂种植系统中,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物种相互作用对粗糙度的影响尚未明确;此外,将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区域风蚀模型相结合,实现高精度风蚀预测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区概况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本研究选取阴山北麓的武川县、四子王旗等典型农牧交错区作为实验区域。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地处北纬40°47′-41°23′、东经110°31′-111°53′之间,县境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最宽约60公里,土地面积4885平方公里,海拔1500-2000米,地形以缓坡丘陵为主,地表起伏较小,相对高差一般在50-100米之间。这里涵盖了旱作耕地、天然草地、麦薯带状间作农田等多种典型地表类型。旱作耕地在春季翻耕后,地表较为平坦,土壤颗粒松散;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夏季植被生长茂盛,覆盖度可达40%-60%,而冬季则因植被枯萎,覆盖度降至20%-30%;麦薯带状间作农田中,小麦与马铃薯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秘软第二相:解锁Laves相MgCu₂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密码.docx
- FeCo薄膜动态磁导率磁滞特性的多维度探究与分析.docx
- 从神华集团看企业环境责任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docx
- 非正态多元线性模型中Akaike信息准则的二阶偏差校正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docx
- P型铜铁矿结构氧化物半导体CuCrO2掺杂改性与性能优化研究.docx
- 基于甘油的1,3-丙二醇混菌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docx
- CD34或CD117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剖析.docx
- 供氮水平对中间砧苹果碳氮营养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多维度解析.docx
- 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倚:基于行为学与ERPs的深度剖析.docx
- 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钢混结合段与锚固段受力性能的深度剖析与实践探索.docx
- 顺铂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早期肾损伤关联性的临床深度剖析.docx
- 靖安油田白于山区中高含水期综合治理策略与实践.docx
- 多阶段协作式自动谈判模型:架构设计与工程实现.docx
- 杂环芳酮激发态动力学:共振拉曼光谱与密度泛函计算的协同解析.docx
- 稻田氮肥运筹:氮素动态与水稻响应的量化解析.docx
- CRISPR_Cas9介导GFP基因在牛NANOG位点定点整合:技术、应用与展望.docx
- 微波反射计:磁约束等离子体研究的关键探针.docx
- 日粮能蛋水平对15-19周龄产蛋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策略探究.docx
- 探索仅用1和2表示数的最少个数策略与原理.docx
- 探索LiMPO4(M=Co,Mn,Fe):高性能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多维剖析与展望.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