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
目录contents阿房宫赋背景与作者简介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过程描绘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历史教训总结唐朝统治者接受警告并改进政治举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情怀传承与发扬
阿房宫赋背景与作者简介01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和诗人。杜牧考中进士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校书郎、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等,晚年居于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他是宰相杜佑之孙,自幼聪颖好学,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的文学创作广泛涉及诗、赋、散文等多种形式,作品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杜牧生平及主要成就
《阿房宫赋》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杜牧在赋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开描写阿房宫的壮丽与奢华,以及秦朝的暴政与民怨沸腾的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阿房宫赋》创作背景及意图该赋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时期,杜牧希望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提醒他们不要重蹈秦朝的覆辙。通过这篇赋作,杜牧表达了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阿房宫赋》作为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展现了杜牧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深刻的警告和思考,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此外,《阿房宫赋》作为历史文献的一部分,也为我们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该赋以铺叙、夸张的手法展开描写,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02
开篇背景宫殿描写人物活动议论总结文章整体结构梳理接着,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对阿房宫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包括宫殿的规模、布局、建筑特色等。在宫殿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描绘了宫中的人物活动,包括宫女的劳作、歌舞升平等场景。最后,作者通过对阿房宫兴建与毁灭的对比,展开了对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议论,并总结了历史教训。文章开篇即交代了阿房宫的兴建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作者通过铺叙的手法,将阿房宫的兴建过程、宫殿的宏伟壮观以及宫女的劳作等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铺叙手法在描写过程中,作者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将宫殿的高度、面积等进行了夸大处理,进一步突出了阿房宫的非凡气势。夸张手法铺叙、夸张手法运用分析
音乐节奏文章的语言富于音乐节奏,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上,《阿房宫赋》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既表现出赋体的典雅庄重,又透露出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音乐节奏与语言风格探讨
阿房宫兴建及毁灭过程描绘03
地理位置阿房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天台路A15号,管理范围12.5平方公里,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规模介绍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其规模宏大,前殿遗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面积约54.4万平方米(880亩)。阿房宫地理位置与规模介绍
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征调了数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人力。人力投入物力投入财力投入修建阿房宫所需的木材、石料、砖瓦等建筑材料都是从全国各地运送而来的,耗费了大量物力。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不惜加重百姓的赋税和徭役,导致百姓生活困苦。030201兴建过程中劳民伤财现象揭示
阿房宫在秦末战乱中被项羽烧毁,成为了一片废墟。毁灭原因阿房宫的毁灭不仅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得后人对秦朝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阿房宫的毁灭也警示后人要珍惜民力、物力,避免重蹈覆辙。后果分析毁灭原因及后果分析
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历史教训总结04
秦朝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了阿房宫等豪华宫殿,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兴建豪华宫殿为了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秦朝统治者对百姓进行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搜刮民脂民膏秦朝宫廷中充满了各种珍奇异兽,以供统治者观赏玩乐。珍奇异兽充斥宫廷秦朝统治者生活奢靡表现概述
骄横跋扈导致民心尽失过程剖析严刑峻法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对百姓进行残酷压迫,导致民心尽失。焚书坑儒为了推行专制统治,秦朝统治者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摧毁了思想文化领域。暴政肆虐秦朝统治者的暴政肆虐,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剧了社会矛盾。
勤政爱民统治者应该勤政爱民,关注民生疾苦,以赢得民心。重视文化统治者应该重视文化,尊重知识分子,以促进社会进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治理国家时,应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要有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又要有道德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