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山东省乳山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山东省乳山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届山东省乳山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25.1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大型水利系统、祭坛与贵族墓葬群,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礼器;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基址观象台及不同等级墓葬;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青铜礼器群、宫城网格化布局。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当时

A.南北文化融合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B.成熟文字系统推动了礼制规范的形成

C.神权与王权结合主导社会秩序构建

D.区域文明具备一定公共事务管理能力

2.《晋书·食货志》中记载,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下诏:“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而在此之前,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这种做法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 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3.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创作的“秦州——同谷”组诗中,先以“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表达隐逸情怀,又借《法华经》“化城喻”将古寺喻为饥寒旅途中的休憩之所,结尾回归“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的济世理想。这反映出

A.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B.诗歌题材的丰富多样

C.佛道冲击儒学地位 D.安史之乱后百废待兴

4.有史料记载,金朝中期,中都(今北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粱美味,皆自南方搬运”。《金史·地理志》记载“都城之内,店肆商铺,鳞次栉比”。金中都遗址中还发现了围棋子、象棋子、骰子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都

A.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B.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官营手工业较发达 D.交通运输依赖海运

5.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1689年中俄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清朝统治下的“天下”开始有了明确的、国际法所承认的具有主权国家特点的“国界”。同时,清政府也与附属国朝鲜等展开划定“边界”工作。这表明

A.传统宗藩关系受到严重挑战 B.清政府积极探索近代化之路

C.现实需求助推国家治理创新 D.西方侵略加速中国社会转型

6.1901年底,清廷下旨调整科举考试安排:明年会试,著展至癸卯举行;顺天乡试,于明年八月间借河南贡院举行;河南本省乡试,著于十月举行;次年会试,仍就河南贡院办理。这一调整主要反映了当时

A.河南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凸显 B.列强侵略直接冲击传统政治秩序

C.清廷通过科举改革挽救危机 D.科举制度选拔程序发生重大变革

7.下图是1917年6月12日,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新闻报》发表的一幅漫画,这可用于说明

A.列强争先扶持傀儡政权 B.民主革命任务异常艰巨

C.民国初年政体更迭频繁 D.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8.1937年后,一些外国记者纷纷突破国民党的封锁,进入中国共产党的边区。一位美国记者曾说:在她看来,中国共产党人是一种“新型”的中国人,他们满怀希望、斗志昂扬,他们努力“摧毁封建主义及建立一个民主中国”。而反观国民党的政府,他们“死气沉沉、对老百姓漠不关心、任人唯亲”,他们则代表“封建中国”。从这位记者的评价中可以判断出中国共产党

A.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民主政治信念赢得了共鸣

C.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 D.获得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9.近代前期,对救亡之道的探索,既有知识分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有官僚集团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参与;既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农民反抗,也有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还包括清末新政的自救。这反映了当时

A.官僚和学者成为救亡图存的主体 B.救亡斗争的群众基础广泛

C.民族危机激发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D.维新变法的道路十分曲折

10.表2为1953—1957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情况(单位:元)统计表。甲处应是

表2

支出项目

1953年

1955年

1957年

1957年比1953年增减

38.9

31.3

4.5

-88.4%

116.4

137.9

139.9

20.2%

0.3

1.1

1.2

33.3%

A.购买生活资料 B.文化服务支出 C.购买生产资料 D.走亲访友开支

11.柏拉图在文章中曾介绍道:“有些人准备追随他们的领袖参加劫富济贫的行动,这种人被当作国家的隐患而送到国外。”如公元前7世纪,爱琴海上的铁拉岛发生大旱,当地居民不得不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个兄弟中选出一人到北非的普拉铁阿岛上殖民。这可用于说明古希腊

A.城邦体制导致民众生活困难 B.农业的生产环境较为恶劣

C.生存压力推动海外殖民活动 D.社会矛盾因扩张趋于缓和

12.从12世纪中叶开始,英国的骑士可通过交纳“盾牌钱”代替以往对国王的军事服役。国王则用这笔税款招募雇佣军,以雇佣方式组织新的军队。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

A.传统社会秩序遭到冲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