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摘编自张志春、张影舒《中国服饰文化史》)
材料二:
看到浩浩荡荡的秦兵马俑,相信不少人会想起《诗经·秦风》那首激昂慷慨的《无衣》,它是秦国将士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战歌。行军士气高涨,作战舍生忘死,正是以战扬名、奋勇尚武的秦国军人写照。不过秦陵兵马俑里的秦军形象,当真与《无衣》里春秋时期秦国士兵相同?答案是否定的。春秋时期到秦灭六国,时间相差数百年,其间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战争模式乃至作战戎服都在变化。且看《无衣》第三章首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结合时代,这里的“裳”指的就是衣裳制服装的下裳,彼时打仗也要讲礼仪,军士也是贵族,他们穿着复杂的服饰登车作战。
战国至秦代,车兵衰落,步兵崛起,传统贵族的复杂服饰已无法适应步战,新的战争模式让各国不得不在战服上进行改革。兵马俑一号坑的阵表三排陶俑皆为只穿戎服、未着铠甲的袍俑,可以全方位看到秦军戎衣的几大特征:第一,戎衣为交领右衽的长襦(一部分为双层长襦,外层下摆位于膝盖之上),腰间皆以带钩固定,相对贴身,袖口较窄;第二,衣服下摆比一般曲裾袍短得多,只及膝盖,便于奔跑;第三,从视觉上看,戎衣比较厚实;第四,袍俑下身着裤,登方口履,而胫部或缠行縢,或套护腿,相当于后来步兵常用的绑腿,能提高步兵机动力。
秦俑所穿这种轻便、干练的戎服从何而来?大概是因为赵武灵王的改革太有名,长期以来,这种戎服都与胡服骑射产生联系,认为是赵国先改戎服为胡服,秦人见到又模仿,进而定义为“胡服”。事实上,这种嫁接无异于盲人摸象,脱离当时的大背景,结论恐怕也与事实南辕北辙。洛阳金村东周墓出土过一件战国着衣银人,服饰为交领、右衽、窄袖,下摆长度也和秦袍俑差不多,这件文物年代早于赵武灵王改革。这个问题20世纪就被学者发现,沈从文认为这种服饰是我国古代阶级服饰形成初期,统治阶层人物尚未完全脱离劳动,为便于行动的衣式,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沿用一千多年,而且社会下层始终穿着。值得一提的是,该着衣银人最初也因其服饰窄短而被冠以“胡人”之名。前有沈从文在服饰上提出异议,后有学者孙机就银人发型进行考证,认为此为中原发型,非胡人形象。因此,就衣式而言,这种小短袖衣应是中原所固有,影响及羌戎,不应武断定义为“胡服”。
再者,赵武灵王大力倡导“胡服骑射”,既不是换件衣服这么简单,也非纯粹军事改革,而有更深层政治考量——释放信号,打消隔阂,以期更好地整合周边胡人为赵国所用。明白了这个前提,再来看当时各国军事皆在变革,其一是车兵没落,步兵重新成为战场主力;其二是平民参与战争的比例暴增。兵种性质决定他们需要穿着便于运动的衣式,而作为兵源组成部分的农民本身对这种便于劳作的衣式并不陌生。同时,包括秦国在内的列国,都没有赵武灵王的政治需求,所以戎装衣式的改变,就是换件衣服这么简单,不需要再从赵国取经。
从衣制看,秦袍俑穿的更像是一种直裾袍,但在军戎服饰体系里,直裾袍下摆往往会缩短。有研究者将这种袍服定义为长襦,又称短褐。杨家湾等处出土的汉俑大多穿有两层袍服,也与秦袍俑的戎服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秦俑还是西汉初期的武士袍俑,他们身上的戎服都有种厚实感,可能就是文献里的“絮衣”。字面意思来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絮衣是一种内夹绵絮等丝织品的武袍。此处要注意“绵”与“棉”之别,当时棉花尚未传入中国,絮衣自然不会是棉衣。此外,《汉书·晁错传》记载“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将“絮衣”与“坚甲”并列,存在两种可能:其一,絮衣也具有一定防御力,也是甲的一种;其二,絮衣是一种专用戎服,穿于铠甲之内,这个传统一直从秦沿革到汉。
(摘自周渝《解码大秦悍将的戎服与甲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舜、伊尹等人被重用,说明圣人选拔人才,依据的是智慧与才情,而不是容貌和华
衣美饰。
B.秦朝时,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战争模式等相比春秋时期发生了变化,军队戎服也
有改变。
C.先秦时期,赵国周边有胡人生活,出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考量,赵武灵王将戎服改
为胡服。
D.秦袍俑穿直裾袍流传到汉代,变成了两层袍服,杨家湾出土的很多汉俑就身穿这
种服饰。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非子认为,人们追求精致的服饰和鲜美的食物,就会产生喜爱骄奢生活的不良心态。
B.春秋时期的秦国士兵能穿着下裳作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下裳对当时车战的影响
不大。
C.材料二按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二高、三高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纪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纪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洛阳涧西区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